论坛君 发表于 2017-1-9 19:24:16

二十年前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小时候的儿歌是这样唱的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吃几天,马上就是二十三二十三,送灶爷;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团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印象里,过年就是要去外婆家在木质大浴盆里“踩”年糕还要捻起来一块贴在哥哥的塌鼻子上保佑哥哥高鼻梁现如今,年味越来越淡留给我们的只剩满满的回忆
还记得以前到了腊月十几,就要开始赶集了
小时候年前赶大集真是人山人海的妈妈们挑蜡烛红纸我们就在一旁当参谋挑挂历那时挂历上几乎都是漂亮阿姨有空姐港姐文艺兵啥的当然还有些性感朦胧的脸上还有些红扑扑的喜气劲挑好多个阿姨,带回家每个房间各贴一张


当然还不忘带几把塑料花这两样就是家中最重要的装饰品了合照都要挨着它

还记得到了腊月二十,自家的咸菜就能吃了说到下饭搭粥的小菜,那必定是咸菜炒毛豆常州人特别喜欢在炒咸菜时加上一点儿糖,这样味道就更加鲜美而这咸菜便是要用雪里蕻(hong)来腌制的

腌菜时,将准备好的雪里蕻铺满大缸一层雪里蕻放整齐后,均匀地撒上粗盐再放上一层雪里蕻一层层雪里蕻仔细放好后再搬来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菜上讲究一点的人家还会穿了草鞋在大缸里将腌菜踩实一遍
还记得小时候最爱的就是家中的咸肉了
若是乡下养了猪,那就再开心不过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用炒热的花椒盐将肉全部揉搓一遍反复擦匀后放入缸中,用重物压住,盖住缸口
3-4天后帮肉翻身5-6天后将肉取出挂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后把它用食用塑料袋扎好放入冰箱冷冻室就ok了过年时候就将咸肉拿出,要么切块蒸土豆要么切片炒大蒜,要么切丁做咸饭..想到那咸香味就直流口水呢
还记得那时只有在腊月里才能喝到爷爷自己酿的米酒
常州人过年走亲访友招待吃饭必备之一就是自家酿的米酒酒下肚,兴致就高更何况是后劲十足的米酒呢?!


预备好酒曲,煮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经过晾、拌、压等多道工序后一股脑滴倒进酒坛,闷实盖紧,就坐等发酵了十多天一过,揭开盖子,酒香扑鼻这时候的米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热辣反而清冽可口,透着股甜劲

还记得腊月二十四,那场怎么逃也逃不过的大扫除这绝对是过年前最难熬的一关啦这天是不能出去玩的小孩子在其他地方帮不上忙就被父母抓去大扫除啊要把家里所有的桌椅板凳、柜子、窗户玻璃擦洗干净攀高爬低的最关键的是小手冻得那叫一个红扑扑啊
还记得腊月二十五,就开始蒸团子了
那时觉得最美的“年糕”莫过于枣山


将面团搓成指头粗细的长条对折,再反折随后用筷子从中间一夹不得不佩服常州人民心灵手巧一个花朵就这么成了面儿做花瓣,大红枣做花蕊浓浓的年味就这么出来咯
还记得腊月二十七八就可以放鞭炮了
那时候的鞭炮,拆开来放年底守着卖鞭炮的小摊儿什么甩炮、大地红、白皮还有一种叫二踢脚,威力很大有些胆子大的把鞭炮拆开把里面的火药取出来制作成最大的鞭炮,叫雷子!然后直接点燃就像放电影里的手榴弹一样响,别提多炫酷!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怕
还记得大年三十,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祭祖
常州人称为“炯央(音)”在吃年夜饭前,全家出动放关门炮仗、烧六碗头菜、点香烛八仙桌三面放六副酒盅、筷,三条长凳接着烧化纸钱、元宝,男丁磕头口中念念有词,请先人回家团聚片刻过后,撤酒、动凳表示先人已离开,又回到天上去了到此时拉开桌子,重布台面布置碗筷,准备开饭

还记得年三十那一顿,是一年中最丰盛的那一整天,妈妈都是围着厨房在转拔鸡毛,杀鱼,家里的各种锅统统用上小灶里炖着红烧肉,中锅里焖着猪蹄大锅里煮着整鸡,整个房间都飘着肉味几乎所有肉类都齐聚了不带一点作弊的,全部实打实


最后即使大鱼大肉撑得吃不下奶奶也会让我再吃一口年夜“饭”年夜饭中一般都会放入几颗红豆寓意来年红红火火也一定会留下一碗饭讨个“年年有余粮”的彩头
当然年夜饭必备菜单还有如意菜(称心如意)红烧鱼(年年有余)肉圆(团团圆圆)
还记得大年三十晚痴痴地盼着春节联欢晚会那时候春节联欢晚会还不像现在这样,地位可崇高了吃完年夜饭,一家好多口早早就拿好瓜子水果守在电视机前等着赵忠祥叔叔宣布春节联欢晚会开始

陈佩斯最受欢迎了他一出场全家人就笑翻了,都不用说话12点倒数5、4、3、2、1…然后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就把电视声给淹没了
还记得大年初一终于可以穿盼了好久的新衣服除了年夜饭、压岁钱之外穿新衣服是小时候过年最大的盼头了那时候,一年买不了几件新衣服全指望过年的时候了

从买回家到大年初一穿那段时间真是特别难熬趁大人不注意,总要溜进衣柜里翻出来偷偷试穿过把瘾那种喜乐和满足在等待中越熬越浓直到除夕晚上把它们搬出来放在床头整整齐齐地从头到脚码好这种期盼值升至巅峰一觉恬睡之后以最快速度穿上所有新行头那种满足感至今难忘
还记得大年初一的早饭必定是汤圆这是每年初一常州人必备的彩头寓意“甜甜蜜蜜团团圆圆”放点酒酿,放点桂花,加点白糖一碗糖元宵吃得全身暖洋洋

当然也会配上馒头与松糕寓意高高发发
还记得新年不许说粗话不许剪头不许扫地不许哭
新年第一天爸爸妈妈看上去都慈祥了很多呢犯点小错一般都会原谅你笑盈盈地说,没事,过年嘛只是有几个地方一定是禁忌尤其不能说死字,那多不吉利所以大年初一到初三,说话可不能太放肆不然爸妈脸真的要沉下来的


还记得拜年串门一定要穿大口袋的衣服
过年嘴一定要甜,邻里串门叔叔婶婶老伯姆妈新年好

哈哈,我们小时候就学会了如果叔叔婶婶请你吃瓜子花生以及糖一定不要自己去抓,因为我们的手太小了啊叔叔婶婶都以为我们客气一定会抓一大把零食过来那时我们就可以半推半就地打开衣服口袋了等装得满满的再说“够了够了”真是收获颇丰的一天
还记得那时最喜欢正月里的亲戚大聚会正月里所有亲戚会大聚会舅舅或年纪大点的表哥们总凑到一起小赌怡情

我们小辈们就眼巴巴地等着谁赢钱分几块给我们说,拿着玩儿去男孩们当然火速去小店购置一盒摔炮擦炮嘭嘭嘭,吓得小表妹们直讨饶可以说擦炮当年堪称小姑娘们最痛恨的一种男孩玩具

还记得那时候的红包只有几十块钱但是几十块对我们来说那也是巨款啊!放在兜里怕掉了,放在其他地方怕偷了

晚上睡觉前压在枕头底下做的全是美梦终于可以买四驱车啦可以买正版的七龙珠、哈利波特啦

当然,到了第二天妈妈一定会说你的红包拿来,我先帮你保管着现在想来他们都是骗子妈你说,我小时候那些红包什么时候还我?

还记得…
太多太多的回忆
仿佛就在昨天
而如今
面对转瞬即逝的光阴
也只能感慨岁月蹉跎了
小时候的春节才叫过年
现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十年前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