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通知:户口在福鼎的,这个一定要看一下!
赶紧翻一翻你的身份证看看你的身份证号码开头是不是"352203"吧如果是的话而同时你又是福鼎人的话…那就对了你就是我们所需要找的那个人!因为这里有一批非常珍贵的资料要交给你~嘘!慢慢品味!当然欢迎外泄....那年马路边上的你我他一幕幕好亲切
70年代,一个满大街同志的年代
那些年人们的穿着非常的单一化"蓝,绿,灰"是三种基本颜色80年代这样的中分头疯狂流行~那时候满大街都是中分头背景中的宣传海报,很有时代特色
向“铁人”王进喜学习!
那时候我们出门拍个照摆出的姿势是这样的.....80年代,人们对私家车没什么概念但会以拥有大哥大为荣街上看到这样打电话的人除了羡慕嫉妒恨,就没啥了....
那时候在福鼎,自行车和现在的汽车一样多出行时,一家人都坐在一辆28大杠单车上!
大街上没有现在的鸡蛋饼、手抓饼只有烤地瓜!烤好的地瓜既好吃又能暖手而且都能烤出糖来!
路边的小人书摊曾经是很多人小时候的最爱~
电影海报出来了能有一张都是奢侈的事情
有一种职业叫“扁担”!80年代,农民工进城务工才开始流行
那时候集市都特别简陋,没有固定的房子都是挑着担子摆摊,小贩从不缺斤短两
冰棍儿都是推在小车上卖的街道边口吆喝一声,一群孩子呼拥而上一毛钱一根,贵的真没有!
风箱呼大呼大响着有没有留下哈喇子?嘭!满地都是爆米花
白色老头背心+竹子靠椅+纸扇基本上每个爷爷都有这样一套过夏天的装备!
街坊邻居找个有树荫的巷子口吹着若有似无的风,谈天说地好不热闹
夏天没有空调天热了晚上就去大街上打地铺一家老小都坐在席子上
80年代,爱美的女人甩掉了长辫子开始流行烫发顶着大波浪卷儿走在大街上,特潮
70年代,鳌峰山上的昭明古塔你见过吗?
一晃几十年,这是我们的家你是否快要遗忘了呢?
以前,我们住的是单位分的筒子楼里面水管和厕所都是公用的70年代家家户户都有的结婚三大件之一缝纫机,你家里还有吗?
三大件之二:自行车
三大件之三:上海牌石英表
除了三大件——三转外,还有一响!
80年代结婚三大件品质果然上了一个台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都有了~
以前的保温瓶妈妈每天早上总会烧好两大瓶暖暖的都是爱
家里很多这种带红双喜的小物件很喜庆的赶脚有木有?
印花的铁制罐,吃不完的饼干和小零食可以放在里面储存着但很心痛的是有时放着放着就放忘记了再拿出来时,唉.....
这个年代的喜糖如果当中能有一粒大白兔奶糖会让新人觉得非常有面子!
比起现在吹空调的日子睡觉时我其实更喜欢用它,给力!
一般家里的客厅或者堂屋都会装一扇大吊扇呼呼生风,特别凉快!顶针箍,以前老看到妈妈缝衣服时用这个家里有些老人可能现在还在用这个历史可能追溯到宋朝去了吧!
以前不追求进口化妆品也没有护手霜这么专业又洋气的玩意儿出门前最爱用的各种雪花膏和香香就是那个时候的护肤神器!挖出一点抹在脸上,香气弥漫了整个童年记忆
还能想起大锅扑面而来的香气吗?http://mmbiz.qpic.cn/mmbiz/G3dTMTyEUZn5PVfDtUj4EB0zOXOnx7fDS4nX0RibvRs5vqMp12ZBz04JDeZvHtiaiaXIK3uTcXm8oV18K8poZrnKQ/640?
木制的洗脸架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还记得这上面可以放盆、挂毛巾有的还配有镜子和专门放肥皂的地方
一般都用来盛放猪油两只小耳朵看起来是不是很可爱~我们盖的都是自家弹的棉被背面或者是这样带着龙凤,鲜花的绸面
用来装泡菜、糟辣椒等腌制品因为坛盘有水所以有时候会冒泡泡还发出”咕咕“的响声!
夏天躺在上面,真是爽呆了~可惜现在已经很难看到它的踪影了....
经常舀起一大瓢水就往嘴里猛灌就像几天没喝水了似的
每次看到妈妈用这个东西扬米去糠就觉得好好玩
单位食堂吃饭都是人手一个海碗洋瓷缸就去了,大锅饭、长条凳大家坐在一排,有说有笑
那些年,童年很快乐回忆满满!
小肚兜,你可能不记得但肯定会穿过,不信问你爸妈去~
最耀眼的莫过于女孩子头上的大红花了有的是一条长长的纱布条有的是格布里面填充上棉花做的蝴蝶结各种颜色的塑料球球手巧的妈妈会在梳不同发型时配上不同的头花现在回想起来真觉得那时候女孩的头发花样繁多!
现在的小朋友很少有人穿了那时候穿上雨鞋就故意踩水洼为些挨了不少骂....
这个小车陪我度过了整个童年当年很珍贵的玩具
经常拉着哥哥姐姐们走这个棋如果玩输了还会哭鼻子....
那时侯的日子过得有些简单一切都那么美好天比现在蓝,水比现在清就连空气也都是那么的令人心旷神怡成筐的螃蟹,满缸的草鱼小河里满是蝌蚪、虾米
收集各种贴纸然后就喜欢将它们都贴在一起!
手绢可以折成小老鼠哦
那时候女孩子的书包里总少不了一根跳绳或皮筋而跳皮筋的花样则是五花八门比如边跳边唱: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小伙伴们一起来跳房子!
到河边挑选指头大小的石子儿晶莹剔透的那种最好形状不规则的就自己磨得光滑些越圆润越好!
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斗鸡”因为要展现小小男子汉的气概总是拼尽全力去撞对方,哈哈……
可以两个人或者多个人玩的游戏一个小伙伴当“马”,弯下上身其他的小伙伴双手撑他的后背跳过去没有跳过的下一个当“马”还是年轻好啊!
还会翻吗?七八十年代盛行于全中国感觉满大街小巷的孩子们都在玩这个
男孩子们都超爱这个但是用它也做了不少坏事比如打鸟窝、打坏别人家的窗户玻璃.....
打水漂:纯技术活有人永远只能打出一两个圈有的却能飘出六七个据说高手都是一个人默默练习出来的!
乒乓球当年就是这样打的
最简单却也是飞得最高的三角形风筝....
学鲁迅在课桌上刻“早”字激励自己!没想过这是破坏公物的行为....
那时候,我们的课堂是这样的
眼保健操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不许睁开眼睛的哦...
课本是这样的
每个学期领到新课本就会很爱惜的给它包个书皮文具盒里的乘法口诀也曾经让你苦恼过吗?
那时候相当高级的铅笔盒每个按钮都会按出东西的...
老师经常布置写字作业偷懒的孩子会用好几只笔绑在一起刷刷几行写完了,聪明!滚铁环好喜欢那个时候奔跑撒野的感觉....
有时候也会玩这个
在自己家这样写作业
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女生的日记本都长这样.....
还有自己的歌本!歌本.....歌本.....
至今还留着当年的小虎队的卡带专辑吗?手上,脸上,课本上到处都是这种印花
那时候能得一个三好学生奖状能高兴很久...
看!我们的学生寝室~我的饭盒里面装的满满都是妈妈的爱现在好想念那个味道啊
“豇豆角”虽然现在的人没有它就吃不下酸辣粉可当时我们是吃到想吐的节奏了... ...“腐乳”我妈妈做的非常好吃当时带的也不少我家的腐乳不管放多久都不会臭... ...
毕业照是这样的~哈哈,其实好可爱的
这是什么鱼,作为一名福鼎人不认识它的话,这么多年可算白活了!男孩子小时候都曾去捉过它~
这个小东西也是我们曾经再熟悉不过的吧.....
曾经最爱的零食之一!只不过现在包装和味道都大不相同了......
谁没吃过?长生不老哦~~
那一年,一毛钱一袋的冰水一时间风靡了整个夏天人手一袋那酸爽,你还记得么?
小时候零花钱总不够!那时候啤酒瓶盖也可以拿来卖跟废铁一样论斤卖于是我走路都是低起头看到有什么可以卖的就捡起来!
玻璃丝编的手链.....
小时候帮妈妈缠毛线也是很多小孩的必备技能~
是不是想到了当初和小伙伴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嗦着冰棍的日子了?
只有几毛钱一瓶的橘子汁儿喝完以后瓶子还要还给小卖部
一到挖地瓜的季节福鼎农村里常常就地生火挖出来就烤两个再说....
直接把西瓜放进水井里冰镇这就是“天然的冰箱”~午觉睡醒之后来上一块,爽!
一天的太阳暴晒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都是热水傍晚冲个凉,正好~
洗完澡擦干水还会擦上一层薄薄的爽身粉免得长痱子!
关灯睡觉的时候还经常躲在被子里玩手电筒
过年家家必备的腊鱼、腊肉那个好吃的味道啊~一辈子也忘不了
超级香的炒米吃到嘴里完全停不下来啊
姥姥手里的蒲扇就是最好的驱蚊水伴随着阵阵凉意,我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出门必备神器是他们!
以前没有网络,如果想自费自助游出门住宿靠的是介绍信否则不能住进旅店甚至有可能被当地派出所当成盲流人员拘留遣返!
那时候买飞机票,得有介绍信没有介绍信有钱也买不到机票七八十年代坐飞机的人大多都是因公出差因为一个月工资三四十块钱而一张机票四五十块钱,坐飞机还是很奢侈
1980年的飞机上,乘务员在进行客舱服务看了以后是不是觉得现在出门太方便了赶紧带父母旅游一次吧!
海鸥+135胶卷=旅行记录神器
相较于现在的物价在30年前那个时候的交通长途汽车票只要2块多火车票也只要3块多而且这票价背后是满满的最高指示:为人民服务!
以前,福鼎人过冬最正确方式
那时候,路上没有多少汽车下一场雪,马路上的冰雪一时半会儿化不开在冰上骑自行车就成了技术活儿!动不动就摔跤!
无论刮风下雪警察叔叔还站在马路中间的圆形指挥台上!都得坚持住!
家家户户都有煤炉子,不是蜂窝煤是那种圆球形状的煤炭,烧起来红彤彤的一家人的吃饭烧水洗澡全靠这个炉子春节一家人围在炉子前吃火锅、烤火、拉家常、扯野棉花…
一到冬天,大家就去买白菜楼前屋后、阳台上、小房顶上到处堆放的都是各家各户的盐菜
每到快入冬,妈妈都会翻出旧年的被子牵着我的手去街口弹棉花的人那里只看他在漫天飞舞的棉絮中快速施展一床棉被很快就变得重新蓬松起来晚上盖着新弹的棉被,被提有多暖和了!
天气很冷不过我们穿着奶奶或者家家做的温暖牌毛衣一针一线都满满的是爱啊!尽管花案如今早已不流行......
随时随地揣在怀里的捂手神器!那时候没有现在那种能充电的“暖宝宝”只有这种注入热水取暖的暖水袋晚上睡觉前放到被窝里钻进被窝的时候放热水袋的那个地方总是暖暖的
现在流行穿秋裤,而在以前小孩子们流行穿厚厚的棉衣和棉裤天气再冷孩子们也冻不着他们有长辈亲手做的大棉袄、大棉裤用的都是特别蓬松的棉花虽然厚厚的有些笨拙,但是穿着特别暖和没有暖水袋最方便最快捷的取暖方法就是用旧的输液瓶灌热水拿衣服或者毛巾裹着抱起,暖和得很
军大衣、雷锋帽、耳罩、手套、棉鞋在当时都是保暖性超级好的冬天神器还兼具耍帅的功能!
白色的线手套那时候只在冬天骑车时大人才拿出来戴手上御寒现在不稀罕了,只在干活时护手
走着走着,自己便老了时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那是永远也无法忘怀的浓烈感情.....当我们累了,苦了,就回头看看吧!就算怀念,也千万不要哭!致那些永远回不去的曾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