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福鼎对外贸易公司获得新生
本报讯(本报记者福鼎记者站)上周末,福鼎市对外贸易公司总经理王千潮正忙着为澳大利亚客商联系玄武岩货源。他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说,春季广交会后,国外订单增多了,今年出口创汇在去年实现1175万美元的基础上有望超过。在不少国有企业偃旗息鼓的情况下,为什么福鼎市对外贸易公司却能如日中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是因为该公司做到了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经营创新,才使企业获得了新生。
2000年前,该公司由于诸多原因,欠债上千万元,企业濒临破产。为使国有资产不致流失,福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委派新到任的公司领导从深化改革入手,大胆面对现实,主动应对历史遗留问题,努力盘活国有资产,稳妥处理债权债务,依法依规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让企业轻装面对国际市场。
与此同时,公司着力在体制与机制上继续创新,打破国有企业用人制度,公开面向社会招聘,优化企业专业人才配置。在工资分配制度上,实行绩效挂钩、量化任务指标等制度,大大激发了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在改革用人和工资分配等制度的前提下,公司坚持“诚信务实,开拓创新”的经营理念,突出业务重点,挖掘新增亮点,努力实施工贸结合,打造自营出口与代理出口并重、组织加工本地产品和承接外地产品出口并进的多元贸易格局。去年,福鼎玄武岩、大白茶、皮服装等本地产品出口份额比重已越占越多,其中玄武岩占全年出口量的20%强。
为开拓外贸新领域,近几年,公司领导瞄准各地市场,积极派遣业务人员组织产品参展。仅去年就先后选派7批(次)业务人员参加美国、意大利等国际性多种产品产易会,以及广交会等,使外贸业务网络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不断改制创新,这个国企拥有坚强的实体,经得起重大考验,尽管去年公司面临货源不足、国家汇率调整和超强台风“桑美”重创等诸多不利因素,但其对外贸易仍然呈现快速增长,与上年相比出口额增加了90.44%,又一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面对国企的新生,全体员工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公司办公室薄女士向记者透露,通过改制创新,2005年10月,公司剥离了债务,到如今公司净资产已超过2千万元,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她说,公司今年已计划在点头镇征地10多亩建设工厂,致力经营创新,走工贸结合道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为外贸出口再创新的业绩。2007,5,29 稿件来源:闽东日报 沙发!
昨天在闽东日报上有看到着折消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