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慈济中学德育教育成效斐然
文章来源:闽东日报 更新时间:2007-6-18闽东日报消息(王怀宇)“这几年,福鼎市慈济中学闻名闽浙边界,与该校坚持弘扬传统美德,推进素质教育是分不开的。”近日,福鼎市前岐镇一位负责人向笔者介绍:通过几年努力,该校在德育教育领域已闯出一条新路,取得显著成效。
慈济中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留守孩子”占有三分之一,很多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认识不足。校长魏春说,如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的一代新人,一直是他们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为推进德育教育,2002年,该校与河南省开封大学合作开展《中小学生诚信调查》课题,该课题荣获河南省开封市一等奖。2003年起,该校又与福鼎市人民法院合作,成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在“诚信”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人民法院报》为此做过专题报道。2004年该校结合争创“福建省示范初中”,开设礼仪课、《三字经》课、《弟子规》课等,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2005年7月,该校从实际出发,又制定了一套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特色的德育规划,把“传统美德”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在如何弘扬传统美德的实践探索中,该校力求做到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华礼仪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科教学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以规范行为习惯为切入点,重点进行“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教育。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因素,使传统美德教育经常化、系统化。同时,为了让家长对教育要求有系统的了解,该校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家实践传统美德的情况,对不足之处加以强化;通过学生介绍父母和家长自我介绍等形式,宣传家庭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从而形成家校合力。如今,该校传统美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还走进家庭,走进社会,促进了弘扬传统美德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去过慈济中学,觉得那儿的学生是有礼貌。 什么乱讲!!! 做为一个慈济人,我深感骄傲!! 虽然我也做过慈济。我还是顶下,这学校的学生素质真的很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