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石乡境内闽浙古道拾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9 10: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福建宁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古道,按邓亦兵《清代前期商品流通的运道》的说法:由国家和各级政府负责的,是驿路(包括站路)和铺路,称之为“官路”。由民间士绅、商人,或当地官员自行捐助筹款修筑的运道,称之为“民路”。“官路”和“民路”构成古时交通网络。

[url=] 1.JPG [/url]
福鼎县古代道路示意图(局部)

  叠石乡境内的古道,就是所谓的的“闽浙古道”(浙江方面称为“桐山古道”)和乡境内的几条通村老“高速公路”。周绶在《福鼎古道路梗概》一文中认为:桐山-柯岭-浮柳-菰岭头-南岭头-茭洋-叠石-牌岭(今亦写为“排岭”。下同,作者注)-牙洋(今泰顺雅中界),计50华里(合25公里)。系一条通往外省县的省际道路。但据1990年编撰的《福鼎县交通志》中【福鼎县古代道路示意图】中所示,更准确的描述应为:桐山-柯岭-浮柳-菰岭头-马槽-南溪-会甲溪-古林-庙边-茭洋-排岭-雅阳埠下村。那么除前述古道外,叠石乡境内还有通往外界的古道吗?答案是肯定的。稍加列举大致还有:①福鼎西门-苗圃-岙里-半山亭-岭头-黄土峡-林家庄-碗窑-溪坪-马尾-半岭亭-长岗-竹洋-露天湖-半岭-叠石-会甲溪,道路至此分岔,然后一头可通-原18都门帚坑(原为叠石乡管辖,今归泰顺雅阳梅溴坑)-浙江泰顺雅阳;另一头可通往叠石庙边-茭洋-浙江泰顺。②水北溪桥-高滩-何坑-鱼仓-库口-双溪口-苏山-五里牌(浙江省泰顺辖)。
2.JPG
桐山古道图

  往事越千年,隐藏于闽北浙南大山里的叠石古道,历史身影在上面已逾行逾远。有些湮没在杂草丛中,有些截断在建设需求中,完整保留着的,已经不多。叠石乡境内的古道和其他地方的一样,被岁月侵蚀得厉害,已不可能像当年那样:跨州越府,连贯百公里或者更多。她如今的模样,也逐渐为人淡忘。趁整理叠石乡文史档案的机会,得以窥见其中几个小故事,说与大家一起分享:
3.JPG
桐山古道界碑

两座百年古桥
  叠石里湾《苏氏族谱》载:“苏国禄【锦】,字:邦纹,号肃斋,援例捐佐佐郎(查清代官制,无佐佐郎一职,疑为“仕佐郎”之误。)……公生乾隆戊戌年5月23日(公元1778年),卒道光癸巳年10月24日(公元1833年),与国定公捐资同建18都门帚坑(原福鼎叠石乡叠石村境内,现属浙江省泰顺县雅中镇梅嗅坑)石桥一所。”古石桥所处位置,古为福鼎至泰顺一重要通道。2014年9月间,笔者亲历此处寻访:桥为一单孔石桥,跨度约5~6米,但桥面已破损半幅。经询当地居民,都讲确有此事,且都指认此桥以前通福建会甲溪古道,并回忆有一石碑为证,现今基础尚存。可惜文革中石碑被拆除去修了浙江58省道。这个苏国禄的另一兄弟苏国銈就是里湾里洋古民居主人的父亲,本人另一篇文章《一座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精美四合院——叠石乡里洋苏氏古民居》对他有更多的叙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
4.JPG
杂草掩映的里湾苏氏捐建的门帚坑古石桥

  另一座古桥,现为碠步桥,座落库口双溪口自然村。系古代福建叠石乡库口、丹峰、苏山、浙江省五里牌几村百姓重要的往来通道。《福鼎县交通志》载:“双溪口碠步桥,南北走向,全长20米,其中碇步10米15齿;桥长10米,宽1.4米,高2米,2墩3孔。该碇步桥于1963年,由当地群众集资0.3万元修建。”据此描述,此桥应是一平淡的现代建筑物。历史果真如此平淡无奇吗?答案是否定的。双溪口碇步桥附近三通古石碑,道出其中沧桑。清道光22年(1842年)所立《双溪口碇步碑记》,明确记载:“鼎之18都(今叠石乡境内)有双溪口焉,近有碇步碨磊……已亥岁(1839年)余尝捐银壹佰两复携君子赵成壁……”通读碑记,情况大致是:双溪上旧有碇步一座,后来发洪水冲毁,道光年间苏山贡生张钟龄修建一捲(卷)桥,不久又被大洪水冲毁。1842年,张贡生在其母激励下,重新捐资再修一碇步。另两块古碑为清同治年间所立,碑名《重建仙福桥记》,通读二碑,得知在张贡生最后一次修建双溪口碇步后不久,碇步又被大水冲毁了。同治甲戌春(1874年),以当地监生张鹤龄为首事的热心人又重新修建了一座石桥,并撰碑立记。从现存碇步看来,仙福桥后来也是不保。日历翻过百年,细想双溪口碇步的几番兴废,除钦佩张姓贡生等人当年的古道热肠及毅力外,还真是有一种“百年田地转三家”的感叹。
5.JPG
双溪口碇步桥

一座古茶亭和一座抗倭关隘
  排岭隘,地处闽浙交界的叠石茭阳村境内。民国福鼎名人卓剑舟在其《民国福鼎县志残卷》中有“茭阳山,岩石如盖,天雨飞瀑百丈,晴则散丝如雾,山之岭曰‘牌岭’,其巅有隘曰“牌岭隘”,亦以界闽浙也。”的记载。至今牌岭山上仍留有排岭亭和排岭隘残墙基础。
6.JPG
排岭亭

  闽浙古道,多用石块铺砌,宽不过米,道旁三五里地,便建有歇脚的凉亭或茶亭,多数为当地的殷实善户通过捐助的方式集资而来的,他们选址建亭后,还附有助产水田、地、山,并招当地贫困户入亭居住,烧水施茶,维持茶亭长期正常的施茶。这使这个爱心构建物又多了一抹“扶贫济弱”的色彩。排岭亭,由于年代久远失修,其上方的椽檩早已不见了踪影,亭子的梁柱虽然还在,却也极度腐朽,榫头上竟长出耐旱的野草来,上下一片铜绿。房架倾斜的厉害,横梁上还有墨迹,仔细还能辨认得出,北边是“泰邑八都牙阳信士季国增喜助银十两”,南边是“排邑十八都茭洋信士何廷胜喜助银十两”。据考证,季国增是泰顺雅阳塔头底村人,为塔头底季氏始迁祖的曾孙,故此推断该亭的建造年代应该在清朝乾隆年间。从地域上讲,季国增是浙江人,却到福建来修建茶亭,似乎令人费解。其实不然。一是古代季氏在闽北浙南间算是大族,财富在雅阳当是首屈一指,捐点钱盖座亭子是力所能及的事;二是排岭亭与雅阳只是一山之隔,语言风俗一致,婚娶来往视如当地;三是排岭属闽浙古道的要冲,且是福建进入浙江的最后一站,好处当属季氏族人及乡亲。
7.JPG
半岭亭外观与古道局部

  排岭不高,它是浙江雅阳南下福建福鼎桐山的第一座山,也是闽浙的交界山。隘口现存一民国年间闽浙分界碑,碑身长满苔藓。但仍可辨读出:“浙江省泰顺县 福建省福鼎县界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会勘奉令树立”字样。但排岭的更大的名气和历史价值在于一场抗倭战斗。据泰顺文保部门考证,隘口的南边山上一抗倭山寨城墙遗存乃建于明嘉靖年间。据《温州志》和《分疆录》记载: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7月,3000余倭寇从福鼎桐山登陆,取道雅阳直攻泰顺县城;当地生员林田组织乡勇在雅阳排岭头,筑堡立寨、凭险据守与倭寇血战,最后寡不敌众、阵亡沙场。倭寇突防后,从雅阳一路劫掠至三魁,驻兵10日,成为泰顺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倭寇之难,这一战也是该县有文献记载的唯一一次抗倭战斗。义士林田后来被朝廷封为“勇略大夫”,在其家乡泰顺县泗溪半地垟村至今仍保存着纪念林田的“忠臣庙”。
  隐藏于闽北浙南大山里的古道,香樟、枫树、南方红豆杉、楠木……连马尾松都有家用汤盆那般粗壮。沿路的客栈或夷为平地、或残垣断壁,看起来冷清无比。寻不到多少文人雅客多情的影子,倒是随处可见浸渍着挑夫商贩苦汗的路石,在默默诉说往日的甜酸苦辣……

来源:蔡勇明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