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老人,开发嵛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0 15: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福建宁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历史的脚步走到了上世纪20年代,一位辛亥革命老人的命运与嵛山岛牵连在一起,其热爱嵛山岛的赤子之心和为开发嵛山的不渝之情都令后人难以忘怀。他就是朱腾芬。
0?wx_fmt=jpeg.jpg
标题书法:何发钦

  清光绪六年(1880年)朱腾芬生于福鼎果阳,18岁时福宁府试中头名秀才,后考取官费入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因成绩优异被荐介结识孙中山,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年)春,奉命回国策动武装起义,得到广州提前起义失败消息,便在上海民吁报宣传共和民主政体和三民主义。

  民国元年(1912年),福建军政大权被投机革命的旧官僚军痞孙道仁、彭寿松攫取。彭暴戾恣睢,任意杀戮革命党人,群情激愤,推举朱腾芬、宋渊源等五人为代表,上京请求平乱。朱腾芬奔走在京沪间,慷慨陈词,揭露彭寿松罪恶,促使当局不得不派军南下。彭寿松见大兵临城,仓惶出逃。“兵不血刃而巨憝去,深孚民望”,这便是当年闽报对“五议员驱彭事件”的赞语。

  民国二年国会成立,福建省推选朱腾芬为众议院议员。朱腾芬与林森、宋渊源联袂北上,与北洋军阀展开议会斗争。在京期间,朱先生撰就《地方自治》一书,得孙中山首肯后向国会提出“地方自治议案”,获参众两院通过。《地方自治》结尾有:“人尽其才,士之事也;地尽其利,农之力也;物尽其用,工之资也;贸畅其流,商之功也。四者并进,大用显矣”之句,雄辩中肯。可惜当时袁世凯蓄意独裁,不容地方自治,此议案长期搁置不行。

  在担任国会议员期间,朱先生积极参加“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与袁世凯斗争。民国五年(1916年),段祺瑞执政府无视国会立法尊严企图以武力协迫议会通过各种法案,朱腾芬慷慨著论,历斥段之霸道阴谋,险遭段的谋杀,面对威胁,他义无反顾:“吾天职护法,死何足惧!”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铮铮气概。1917年9月非常国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委任朱腾芬兼大元帅顾问。1921年4月,孙中山于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委朱腾芬为政务院参议,奖给二等大绶嘉和勋章。1922年6月,段祺瑞倒台,朱进京任国会法典委员会副主任。1924年10月,段祺瑞复任临时执政。朱不与共事,于1925年携眷返回福鼎老家。
0?wx_fmt=jpeg.jpg
配图美术:罗健

  朱腾芬与嵛山岛的结缘始于1924年秋,他返鼎为母营葬,送客乘船赴榕,遇大风抛锚嵛山芦竹港,上岸偶见当地番薯大如汤罐,客人中有台籍渔农实业家蔡厚华及杨华惠,对此尤感兴趣,考察后,惊闻此岛鱼丰土肥,为何如此荒凉?当地人都说:“嵛山历朝为禁岛,清末虽设官办垦殖局,但也只为羁押犯人在此垦荒,不求移民开发。民国以来,官治不及,常为海盗渊薮,民无恒居,春种时来,秋收后去,故如此荒凉。”第二年,杨、蔡二人重到嵛山考察,决计来嵛垦殖,问策於朱腾芬,朱腾芬说:“政府手续,我可包办,盗匪问题,只要岸上设警,海面请海军兼顾巡逻,治安不必担忧。”又请朱腾芬同事此业,朱腾芬本有志实业救国,建设乡土,尤符宿愿,移民垦殖也是同盟会纲领之一。于是经福建省政府批准,省实业厅注册,成立“福建省嵛山垦殖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嵛山开发权和自治权,聘朱腾芬为名誉董事长,募集民工,垦荒造林。1926年应聘任总经理,正式到嵛山主持公司事务,并于1928年携眷迁居嵛山,全力开展公司实业。自1926—1932年6年中,开垦农地数千亩,种植松树千万株,购置拖网渔轮二艘,引进良种猪羊几百只,种植橡胶树、果树、茶叶和甘蔗等经济作物,建造简易民房数十间,大力发展渔盐、商业、交通运输和第三产业。

  在朱腾芬等人的努力下,嵛山岛人烟大集,变荒山为宝岛,昌盛一时,岛民至今犹感念不忘。

  朱腾芬一生恬淡民利,热心爱国,关心群众疾苦。北阀成功南京成立国民政府时,在京元老林森、居正、邹鲁等,曾电函朱腾芬上京,朱腾芬眷恋其苦心经营的实业,赋诗婉谢:“孤山浮海海浮天,四顾茫然懒着鞭。已把余生付荒岛,何时再结酒杯缘?”又有“……莫道弹丸难为武,且看实业益斯民!”以明其晚年意志。1932年冬病入膏肓时,犹乘舆环视岛山一周,勉励垦民艰苦创业,并立下遗书说:“嵛山财产,悉为侨资托余经营,尔等切不可变卖。日后收益应以扩大生产造福岛民为主……唯能爱国爱民始为中华儿女,中山先生遗言‘努力奋斗救中国’,亦余之寄望于尔等也。”可见其爱国之心,始终不渝。

  朱腾芬在嵛山任所病重时,家人力主在内地建墓并请权贵为之竖碑立传,朱腾芬说:“我一生恬漠功名,只领酒无数,仅书‘醉人朱馨梓之墓’就可以了。我做事,志在必成,如今嵛山事业未竞,是所遗憾,死后我也要看到嵛山的繁荣景象,就让我葬在公司的后门山吧!”朱腾芬死后,家人遵嘱把遗体安葬在他生前选择的嵛山马祖岙小山上。(文革期间墓被挖,1981年政府拨款迁葬果阳蕉坑。)在开追悼会时,各地知名人士先后寄来吊唁数百幅,据朱腾芬的儿子朱挺光先生回忆,国民党元老邹鲁寄来丝织挽轴,其中有“学以经世,志在康民,亦儒亦侠,有武有文”这样的评语。

  新中国成立以后,嵛山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渔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工业、养殖业和贸易业,正纷纷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可以告慰朱先生英灵于地下矣。

来源:白荣敏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