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走进潋城
潋城村、别名潋村、古称蓝溪。去过潋村的四方游客,印象最深的是:古城墙、旧民房、灵峰古刹和千山一色的红豆杉以及新村新貌的今天;然而,真正自觉了解潋村昨天的为数不多。有人说:不懂潋村的历史人文也就不懂福鼎的昨天。虽然说法有些夸张,但是潋村杨氏家族在唐宋时期的兴盛史和古村里那些透着古朴韵味的古迹遗风,该值得人们去品味分享。 潋城全貌▲ 潋城村于2012年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它依山面海是渔米之乡 宜居之乡、也是人文之乡 福建省考古学家在古城西侧大段山 发现了青铜器时期的先民生活痕迹的堆积层 人居历史可以上溯几千年 有明文记载的是在唐代大历年间(约公元766年) 杨氏先祖徙居潋村 城西的唐代古刹灵峰寺有碑文记载 还有南宋杨楫也为重修古刹庙宇留下一方文碑 大段山青铜器时期古人类活动遗址▲
灵峰寺,建于唐咸通年间 是潋村杨家唐代长史杨暄倡建的 千年古刹香火旺盛 自古闻名——素有闽东“小雪峰”赞誉 宋代法海真人大弟子大全担当过住持 重修过该寺院 如今寺内还保留着唐代石雕 蒙井以及由杨家三进士的分别撰文、书写 镌刻的石碑等弥足珍贵的文物 潋村还是远近闻名的进士村 潋村杨家始祖杨伯祥为唐天宝九年状元及第 封江南节度使;杨伯祥孙杨绍以进士出身职居司马 是唐咸通司马府君,后世称司马三公 擢福州剌史;杨绍儿子杨暄排行老七为唐朝长史 杨暄曾孙杨廷玩进士出身是唐监察御史 “秦川(长溪县)多士族而潋村杨氏尤为盛 堪称名门望族”据有关资料记载 至北宋元丰(约公元1078年间)居官荣显 补太学、登贡举者八十有三 宋朝元丰之后一百多年间 杨家有“一门十进士、兄弟俩三舍 爷孙三及第”的美誉 宋淳熙《三山志》、万历《福宁州志》 《福鼎旧志集》分明记载详列如下 崇宁五年进士杨惇礼、与兄杨彦国俱中三舍 宋绍兴三十年庚辰科进士杨兴宗(是杨惇礼孙) 乾道二年丙戌科进士杨谦之(兴宗侄字叔厚) 宋乾道八年壬辰科进士杨继祖(字光宗、兴宗族) 淳熙二年特奏名杨游(恩赐同进士出身) 任西安县尉、升建宁府崇安知县 淳熙五年进士杨楫(兴宗从弟) 淳熙八年辛丑科进士杨武(字令文) 绍定五年壬辰进士杨淳(字淳夫、居眉州) 淳佑四年甲辰科进士杨肃(父杨照) 咸淳七年辛未科进士杨滉
还有考入诸科的,如特奏名、鴻词科 中州文学、漕举免解、入太学升上舍 举贤良中正、举武艺绝伦等举子贡士“百十有余” 诚然为长溪北乡树起了一座的科举丰碑 潋村无愧为福鼎境内古代科举登第第一村
潋村杨家代有奇才,入仕为官者清正廉明居多 宋有杨惇礼:有官不做,有子不荫、有田不买 一生清贫,晚年生活还十分拮据,但风节凛然 青年才俊杨兴宗 敢于对主张议和等南宋投降派提出批评 他正气凛然,任人唯贤,甚有政声 杨楫,南宋淳熙五年进士 累官司农寺薄、国子博士、安庆知府 湖南提刑、江西运判,《福宁州志》评价 “刚介有守”,他的著名札文 “近君子、退小人、勿徇左右之请,以重中书之权 奖廉静之操,绝奔竞之风” 足见一名清正廉洁,正气充盈的好官形象 为封建社会树起了一柄清廉标杆
耻斋梅楼
潋村杨家是书香名门,北宋杨惇礼家有藏书万卷——号“杨耻斋梅楼”,名满八闽,宋代陈鉴之《寄题长溪杨耻斋梅楼》诗句为证:“乃翁爱书书满楼,万轴插架堪汗牛”。杨惇礼从小喜欢读书,学富五车,入太学登进士。他爱书却不爱当官,因厌倦朝中奸臣专权便提早致仕还乡。杨家的藏书也深深吸引了宋代著名历史学家郑樵,他要著述天下巨著《通志》,立志读遍天下书,而闻迅千里拔涉来到杨家流连其耻斋梅楼万卷书,其间还被聘为师,在灵峰寺内为杨家子孙开坛讲学(旧志云:宋编修郑樵曾授徒于此)。正因为杨家与书结缘和杨惇礼崇文尊师的慧眼真知,杨氏在此后百年间再起一波科考上扬线,“春秋两榜不一其人,理学名臣不一其品”。如果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杨惇礼就是杨家再次进入辉煌巅峰的一座阶梯。如今书楼虽然人去楼空辉煌不再,梅楼遗址也草木葳蕤、永远淡出人们视野,但是,在苍莽旷野里的残垣遗迹定然让后人铭记着潋村那段灿烂的人文历史和杨家诗礼传家的优良家风。 杨耻斋梅楼遗址▲
石湖书院
潋村的石湖书院应该是——福鼎最早传播理学的书院,理学者:穷理而行其道。在南宋庆元年间,朱熹曾在此授徒讲学。淳熙戊戌进士杨楫、杨方、杨简时号“三杨”皆为朱门高弟。明代成化进土杨爽重建石湖书院立碑记载:“公尝从朱文公游。文公寄迹长溪,公履赤岸迎至家,乃度其居之东,立书院。”《福鼎县志》也记载,庆元党禁,朱熹避地长溪主杨楫家,讲学石湖观,从学者众。寥寥数语足见石湖书院规模之宏、影响之大。之所以太姥山下蓝溪之畔安顿过朱子晚年那段困厄的时光,杨楫终于在自己家中圆了一段可贵的师生情缘。朱子过化使得蓝溪边上这块土地弥漫着浓浓书香气息。从此,理学之风大阐,“知与行”“天理与人欲”等理家学说在长溪北乡迅速传播,曾一度被誉为“长溪朱子理学”(《止斋文集》语)。嘉庆《福鼎县志》云:“自朱子流寓讲学以来,(福鼎)名儒辈出,民愿俗淳,忠孝节义史不绝书,理学文苑后先辉映,允称海滨邹鲁。”确实如此,仅十都潋村考入进士和诸科不下百人,除此之外还有西门高姓、白琳黄姓、泮溪林姓、雁溪陈氏、金溪朱氏……名儒俊杰辈出、科举文坛捷报频传、喜获秋天硕果,皆因“朱子过化”之功。今天的“石湖书院”名号早己载入中国书院史而青史留名。它是永远值得闽东后学景仰的地方。
潋城古堡
潋城古堡《乡土志》载:建于明嘉靖(据有关资料显示应该始建于宋,重修于明代正统),在明代它曾为福建沿海抗击倭寇抵御外辱保护乡闾立过汗马之功,它虽然历经了一场场抗倭保疆的惨烈战火炙烤,还依然完整保存下来,自然饱含着堡内民众保护古城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古堡结构完整、布局合理,堡内东西南北各设宫庙由四神守护,深深烙下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儒释道精神的印记;城里道路按阴阳八卦编列、措落有序、井然有条,但对于初来乍到者仿佛进入八卦迷宫;排污排水工程设计科学,堪称近代建筑奇葩。堡内尚有杨楫故宅遗址、清代巡检司署、兵房遗址。2009年潋城古堡被福建省列入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海防要地
潋村地处太姥山下入海口,也是福鼎古代的战略要地,历代史料均有记载,摘录如下: 大明永乐年间建有粮仓十九间,存谷390石,有古城在确保粮仓永固,史称“铁仓”。、是近代海防要口:“福鼎地处闽北,与浙洋交界,最要口岸有三:曰南镇,曰潋城,曰秦屿,逼近外洋。”南镇为海上哨所、秦屿为海防半岛、潋村就是海口陆上巡防。 、明清时期的潋城海陆交通方便,经济相对繁荣,是福鼎境内十大集市之一——潋村市;④、乾隆四年福鼎置县,乾隆八年杨家溪巡检司移驻潋村,村里建有巡检司署衙门,历时八十年间检司员接过12任,每任设把总一员、配皂隶2名、弓兵19名,与福鼎营一道各为南北负责东南海防陆上巡防缉捕。
潋城暴动
闽东著名的“潋城暴动”就在潋村古堡内密谋筹划、集结出发的,它是福鼎最早的红色暴动,在解放战争时期,也是闽东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武装暴动。600余人的农民武装赤卫队员,攻打店下国民党兵团,战斗场面英烈悲壮。同时古堡也遭受国民党的疯狂报复——烧毁了两百多座民房,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村民几近无家可归。它为福鼎解放战争史留下了红色的一页,被载入了福建省解放战争史册。
蓝溪之水
潋村原名蓝溪,是因为村前有条蓝溪水,蓝溪源发太姥流经灵峰寺前、下潋村、入潋港,之后因敛港又更名为潋村。潋村民间自古流传蓝溪之水可以染衣之说,或因:秋来溪水绿如蓝之故。《福鼎旧志》记载:饮港在蓝溪下,明代《闽都记》:太姥山下有蓝溪寺,前有蒙井,有潋港皆名胜;又云:饮港作敛(潋)港,在蓝溪寺前(今潋城村灵峰寺前)。有人始终不接受蓝溪在潋村的事实,村里还有明代和清代记载蓝溪的四块石碑也可以找到答案。宋代编修郑樵诗云:“溪流曲曲抱清沙,此地争传太姥家。千载波纹青不改,种蓝人果未休耶?”。这里还有唐代林嵩建造的蓝溪桥旧址的历史记载。宋代朱熹、明代贡士蒋文嘉、清代关仲仁、现代郑丽生等历代名人过往驻足,留下了许多描写蓝溪的诗句名篇。 蓝溪水源出太姥山▲
修于明代弘治年间的蓝溪桥碑▲
城墙上的四方碑▲
蓝溪水流经灵峰寺前的桥▲
蓝溪水流入潋港▲
当代史学工作者周瑞光先生对《仙真衍派》《三山志》的太姥染衣传说中的蓝溪,有一段按语解说:“蓝溪即潋城溪,见清邱古园《太姥指掌》,至于太姥山一片瓦前的'蓝溪涧',乃今人臆造、谬甚矣。”中国散文作家白荣敏对蓝溪也作了判断,在荣敏君看来,“秦川一带特别是潋村的山水真是值得流连:放眼西边,千姿百态的太姥山石营造一方仙境,近处青山如屏,绿水如琴,村前一方小平原平坦开阔,烟水氤氲。那条源出太姥山顶的蓝溪到此穿村而过,吟唱着一首古老的传奇:每岁八月,水变蓝色,相传太姥染衣,居民候其时取水,沤蓝染帛最佳。” 古老断桥▲
总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热情的潋城村民欢迎您,期待您的光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