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当日讨海当日销,粮仓就在扁担头” 这句顺口溜20世纪70年代 在前岐沿海大队老百姓中一直流传着 说的是当地村民日间讨海 到了黄昏时就把一天的海鲜 拿到前岐街上卖掉换粮糊口
那时,前岐公社人口众多,是当时福鼎县第一农业大镇,总人口达6万多人,土地面积3.8万亩,其中水田1.5万亩,林地2.3万亩,每人平均不足5分地,是一个典型的缺粮公社。特别是彩澳、薛桥、柯湾、双屿等沿海大队人均只达到2分地。为了彻底解决这一缺粮问题,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农业号召,当时前岐公社革命委员会决定打一场“移山填海、围海造田、向海要粮”的人民战争。
万人上阵热火朝天劳动场景 夏念长/摄
前岐垦区围海造田工程于1971经省水电厅立项、设计和审批,1972年5月1日正式动工围垦,1976年9月11(农历八月十八)堤坝合垄,历时6年。堤坝取名前岐海堤,分三段施工进行:即1号堤从姚家屿至柯湾内厝长72米;2号堤从鲎屿至姚家屿长278米;3号堤从鲎屿至九头鼻1160米,总长1510米;另设排洪挡潮闸一座7孔,净宽26.8米,可控制垦区内上游流域面积24.3平方公里,属福鼎市最大海堤之一。前岐海堤的竣工结束了“前岐码头”海上物资往来的历史。
1972年前岐公社成立了围海造田指挥部,前岐公社党委书记黄振华同志任指挥长,召集前岐公社32个大队共7000多人举行向前岐海港进军誓师大会,树立了誓将沧海变桑田决心。每大队都按人口比例分配围垦工作,要求每个男劳力完成填方90立方、女劳力45立方的工作量,居民也不例外。参加填海的群众一律以工分计算劳动,而且自备干粮、炊具、铺盖等生活物资,实行食宿自理。在缺衣少粮的年代,工地场上人山人海,个个干劲冲天,斗志昂扬,掀起了“赛革命、赛团结、赛生产”的热潮。据亲历者回忆,当时整个工地犹如一所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
围海造田后的柯湾村千亩花菜基地 郑雨锋/摄
围海动工后,在省农垦设计院专家的技术指导下,主要从柯湾、薛桥两村就近取土填平周边海域,然后采取砂垫层、抛石镇压层的综合处理方法,以及“小潮进,大潮保”等措施,分三段逐步完成堤坝的施工。前岐垦区的雏形在一天天形成。工地上红旗招展,7000多人在“三班倒”地战天斗地。数百辆板车、三轮车在挑灯夜战。不用水泥,不用钢筋,不需要任何的机械手段,凭着一双双勤劳的双手和一付付坚硬的肩膀筑就了这片广袤的海田。不分昼夜,不分男女老少,这场向海争地的“人民战争”整整打了6年,整个工程除了全镇人民连续几年的投工投劳外,当年省、县总投资129.5万元,国家贷款35万元,另有省地补助项目资金。
1976年堤坝合龙时,正值全国人民悲痛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之际,加上农历八月天文大潮,堤坝合龙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堵口的成败不但关系到战海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危,更决定了这项工程是否能顺利完工。因而在确定堤坝合龙时间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认为农历八月属天文大潮应停止合龙另定时间;另一种声音认为如果不在农历八月十五完成合龙,前几年工作将前功尽弃。这两种不同的声音让整个围垦工程陷入危机。后来,在各级技术工程师的研究讨论下,前岐老区人民在围垦指挥部总指挥黄振华组织和指挥下,经过日夜奋战,海堤终于1976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十八)圆满完成合龙。这场围垦“战役”也创造了前岐历史上的几个奇迹,一是6年多的工程以零伤亡圆满答卷;二是堤坝合龙时间选在了天文大潮农历八月期间,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前岐公社广大干部、贫下中农大干快上,加紧运石填海 (1976年11月) 夏念长/摄
如今的前岐垦区地处前岐镇西南方,与彩澳、薛桥、柯湾、前岐等4个行政村相邻,总面积0.76万亩,占镇域总面积的5%,其中可耕地面积0.69万亩,港道面积0.07万亩,与双岳垦区并重,享有“滨海小平原”的美称。
围海造田后的彩岙村 林秀链/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