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观海楼 曾作为清代族塾 在民国初年创办成初等小学堂 积淀传统耕读文化而享有盛名
原建筑是硖门郑姓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旧址在登春桥码头岸上。上游太姥山麓硖流到这里交汇,形成硖门港。潮涨潮消,渔船沿着港道停泊于码头,这里逐渐形成海运、渔业、商贸的集市。然时过境迁,沧海桑田,景物变易,只留下观海楼的人文胜迹载于诸多文献,或口耳相传上。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郑瑞祉(1658—1737)带着家眷从莆田迁居硖门福塘、东家井。当时刚刚入迁时,这里一片荒芜,沿海都是滩涂,海边尽是蛏蛤蟹螯之类的海货,郑瑞祉由衷感叹:“地属海滨而人烟稀少,不为外人争,以海为田颇擅其利,直我子孙聚族之所也!”
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传至第四代人郑子焯(1783—1856)郑子注(1787—1856)郑子耀(1791—1865),他们在经济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下,更是提倡敦亲睦族、尊师重教。比如郑子耀就十分敬重文士,他训子读书,必定要求孩子穿着草鞋,背着斗笠,远行跋涉到外地去求学。不吃点苦,孩子是学不好的,这是古代教育的观点。
承海山之盛,郑氏家塾开始出现,观海楼应运而生。我们现在所见到最着实地谈到观海楼的是一篇《郑先生雨槎传》,作者是清代文渡人、贡生、桐山书院山长江本侃(1859—1925),他在这个传记文章中说:“曩余馆其家观海楼,而(雨槎)先生久已物故。每授徒之暇,依栏纵览,洪潮溪涨,一望无垠,有令人景其风徽而欢,其发祥之未有艾也。”他是作为一个塾师的身份,曾执教于观海楼,记叙了课余见闻、山海景致,及人世变迁。人们从字里行间,感受楼阁的壮阔,涛涛河海,洪波涌动,平添了多少士子的豪情。
郑雨槎(1842—1884)是硖门郑姓第六代人,也是观海楼族塾主创人。传载他通达于世情,戒后人要以诗书传家,做知书达理之人。在他主导族业下,聘请了当地饱学诗书的文人到观海楼来教学,像太姥山下跃鲤(今太姥山洋里)人林士恭(1852—1911),于1895年掌教观海楼。光绪三十年(1904),他撰写的一方碑记中就谈到是年“余砚观海楼”,意思是说他在观海楼当老师了。郑雨槎先生还动员两个族弟郑文岗(1844—1918)郑秋元(1852—1907)出钱出力,筹办族塾,倡建学堂。可以说是举族之力而兴办教育,将观海楼办大、办强。观海楼当时影响是很大的,不仅吸引族中蒙童孩子,连沾亲带故的子弟也相求要来读书。
说郑家观海楼,我们不得不重提历史巨著《通志》的作者、枢密院编修、宋代史学家郑樵(1104—1162),字渔仲,南宋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其《通志》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硖门郑姓是郑樵的后裔,现存旧版的郑氏谱牒中有两篇谱序与郑樵有关,一篇是《编修夹漈公谱序》又称《荥阳谱序》,是郑樵在绍兴九年(1139)所撰,他从一个史学角度提出氏族人文源流与变迁的务实看法,具有史料和族史价值。另一篇是《续夹漈族谱序》,是后裔郑东老撰于乾道四年(1168),标题加以郑樵的名号夹漈而显声望。
郑樵来过长溪劝儒潋村,即今太姥山镇(原秦屿镇)潋城村,这在《福宁府志》的流寓人物中是有记载的,他作为一位教授级的人物来到潋村杨家讲学授徒,杨兴宗“少师事郑夹漈”。弟子杨兴宗中进士第,是他年谱履历中重要的一笔,这一年是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
杨兴宗字似之,潋村人,他向宋孝宗进谏过对金人以守为攻的策略,誓不议和,体现了民族气节的鲜明立场。在他迁任校书郎、文省殿时,提携郑侨、蔡幼学、陈傅良修订《四朝会要》,其中郑侨就是郑夹漈的侄儿。
郑樵授学长溪潋村时,所历皆有题咏,尤其是在太姥山纱帽峰下的潋溪、蓝溪所作最为称著。如郑樵在灵峰题《蒙井》诗:“静函寒碧色,泻自翠微巅。品题当第一,不让惠山泉。”题《蓝溪》诗:“溪流曲曲抱清沙,此地争传太姥家。千载波纹今不改,种蓝人果未休耶?”这两首诗作具有独特的地域人文内涵,既是对此间自然山川景物的描绘,又有地方人文脉络的洞见。因此,我们说郑樵是在福鼎留下重要事迹的历史名人。
硖门观海楼无疑是继承了夹漈草堂的耕读文化,筑巢引凤,带动一方文教发展。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了科举制度,观海楼族塾改作硖门初等小学堂。郑氏第七世孙郑存规(1884—1935),号旋洲,是晚清的庠生,首任观海楼学堂校长。
作为一方声名在外的建筑,观海楼因临海而建显得气蕴盘结,它的建制规模、格局,在江本侃《文岗先生小照》中曾描述“梧桐院落画楼东,渔篴遥传出暮空。莫问沧浪何处是,数声吹彻夕阳红。”可看出观海楼带有滨海民居建筑的风貌。
我们参照当地现存清末民初木质民居风格,它应当是合院式木构建筑。民国年间,王邦怀(民国霞浦最后一任知事)所作“十载曾登观海楼,旧痕鸿爪尚勾留”,印证观海楼最后的痕迹。据族人回叙,至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观海楼被毁,今仅存遗址为其他建筑所替代。
像这样功用、人文都很显著的清代建筑,即使现在没有留下只椽片瓦,它也应当为今人所追记。它的社会历史价值如《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指出是“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的一个人文载体。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宋代史学家郑樵流寓福鼎胜迹紧密相连,足可当予以提升为传统耕读的典型,也是人文交流的一条纽带。
作者:冯文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