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乡镇,前岐问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8 16: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福建宁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一早,有朋相约在家起炉,煮茶恭候。

640?wx_fmt=jpeg.jpg

山茶,迎接咱前岐的父母官朋友。

640?wx_fmt=jpeg.jpg

今日,我们要一起去看看前岐需要保护的古迹。
茶后,三角埕河对面阿松家,这是前岐老小吃,做的很道地的老店。宣委大人请客,来一碗大肠生面,两碗红胡溜,一盘卤味,三个人,吃饱喝足好走路。
640?wx_fmt=jpeg.jpg
640?wx_fmt=jpeg.jpg

前岐的老建筑破坏很严重,多少家乡人看到老屋一排排倒下,新房一排排竖起,心里不知有多难过。
640?wx_fmt=jpeg.jpg

我们前岐,一边站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前沿,一边却落在文化复兴潮的后方。
640?wx_fmt=jpeg.jpg

其实我们真想和你说一声,亲爱的前岐,我们来晚了……
640?wx_fmt=jpeg.jpg
但是,一切或许还为时不晚。新任父母官是新一代有魄力的年轻人,他们迫切想阻止这种无知的重建,但老前岐的保护光靠他们不够的,他们需要更多爱乡的人加入到当中来,以任何方式,无论图片、文章、视频、劝说、申请基金、自发保护等等等等……只要能助上一臂之力………
640?wx_fmt=jpeg.jpg

没有政策的倾斜,画饼不能给百姓充饥,身为父母官的他们目前只能一间间地走访,做标记探寻理想的保护的方案……
640?wx_fmt=jpeg.jpg

目前的前岐仅剩街道顶-亭下境-中街境-龙头巷-老医院附近,这一个三角区域尚有保存完好的较能成为整体的古厝。
640?wx_fmt=jpeg.jpg

如果要保护古前岐或许得先从这一区域着手再结合中街-下街-海尾附近。
640?wx_fmt=jpeg.jpg
仅剩的老厝尽量要让大家知道不能再拆了,前岐的古文化要抢救,要发掘。未来必定是文化兴镇,文化还得要靠它们。
老医院现已是居民区了,顺路不经意的一瞥。
这个挂号窗,勾起儿时的许多记忆。
640?wx_fmt=jpeg.jpg

这是前岐古茶馆,清朝的前岐就有茶馆窗花简朴但古味十足。
640?wx_fmt=jpeg.jpg

大家或许难以想象前岐在古代就这么风雅与茶这么有缘,其他乡镇有吗?我不了解。
茶馆左厢,大门边的小门栏保存也非常完整,但右边的厢房已改建了惋惜……
640?wx_fmt=jpeg.jpg

老粮站下这栋中西结合的优秀老厝,如果当初没被推倒的龙头巷三号还健在,这座应该是清末民初的中西结合式里的榜眼级建筑。
640?wx_fmt=jpeg.jpg

李厝里大院中的练功石。
640?wx_fmt=jpeg.jpg

李厝的老窗花。
640?wx_fmt=jpeg.jpg

老窗修修补补也好看,李厝是前岐目前最赞的宅院。李厝,幸亏有你,帮我们留住了过往的记忆。
640?wx_fmt=jpeg.jpg

半天时光,相继走访了红色纪念馆,狮部-龙头岭-农机厂-前岐山-老粮仓-法爷宫-李厝-街道顶-海尾路-斗门坑-大埕内-吴厝-上林-肖厝………
然后,我们又一路杀到照澜,书记大人今天改行当车夫。
640?wx_fmt=jpeg.jpg
640?wx_fmt=jpeg.jpg

村里很给力,上水碓遗迹,已经清理出来了,这个宋代的古迹我终于清楚地看到它的全貌。
640?wx_fmt=jpeg.jpg

石墙与水渠还有渠洞和冲水斜沟以及石轴……都显露无疑。
640?wx_fmt=jpeg.jpg

这里很快就会成为一个超赞的集遗迹展示历史和休闲旅游功能的好去处。
古水碓旁的简厝,厅堂上的简家祖先的神龛设计很讲究,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其中包含了古代建筑美学还有礼以及孝文化。
640?wx_fmt=jpeg.jpg

简厝门梁上的雕花,也很精细。 640?wx_fmt=jpeg.jpg
这里将来是做旅游民宿的首选。
640?wx_fmt=jpeg.jpg

一个地方开发旅游要留得住人过夜就算成功了,照澜具备这个条件的。 640?wx_fmt=jpeg.jpg
640?wx_fmt=jpeg.jpg

照澜村以后还会有露营地。
640?wx_fmt=jpeg.jpg

照澜三井溪苍翠依旧溪水倒映着象山和马山。
640?wx_fmt=jpeg.jpg

溪水边芳草萋萋如处子般的清纯,那是照澜一贯的气质。
640?wx_fmt=jpeg.jpg

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其间,令人不忍心涉足深入。
640?wx_fmt=jpeg.jpg

冬日山色溪光,换成北方人见了一定会说哎哟嘛呀,这哪是冬天啊!嚎~
640?wx_fmt=jpeg.jpg

看完宋代巡检司,天色渐晚,风夹带着冬意,不禁紧了紧围巾,我们往回走。
640?wx_fmt=jpeg.jpg

走过长古,走过碇步,踏着古人的脚步,倾听古早的声响,回到照澜亭子街。
640?wx_fmt=jpeg.jpg

再次来到石碑牌,不经意间突然那熟悉的字眼中发现一个熟悉的人名。
640?wx_fmt=jpeg.jpg

林士庆!……我心潮激荡!他是我的先祖生于乾隆年间我的八世祖!
640?wx_fmt=jpeg.jpg

道光十七年1837丁酉和百来号人一起各为碇步重修捐过400文钱。
400文钱其实并不多以当时黄瓜一斤2文计算,大约也就是200斤黄瓜,但历史却记住了他的善举,用坚硬的青石板来记载。
640?wx_fmt=jpeg.jpg

如果不是因为我有研究家谱的习惯,今天这个机缘大概就错过了小小一个铭刻却翻出了一段历史。
从此间,我知道了,家中传说古早最有本事的元建公,曾建了十三间屋连体的大祖厝,这位士庆公就是他的长子,元建公1812年过世活了八十多岁,1837年他的长子士庆公,应该也是垂垂老矣了。
由此推断士庆公在那个时代,应该是代表几里外的庵下村全族,来给照澜捐款的。
640?wx_fmt=jpeg.jpg

因为照澜这条碇步是福鼎通往沙埕、王家洋、周家山、卢屯、马站………的必经路,其中包括庵下一个人行一件小善却可以穿越三个甲子。整整180年让自己身后的八世孙亲眼看到。
一块石碑,架起这180年之间的时空之桥,那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
一个人,一生可以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可以不遗憾了……
一个人活着的一生中若能尽量减少遗憾,那么,至于是否有来世或者能否有福报就尤为不重要了,余下的问题,姑且留给上天来安排,感谢一切美好的遇见!

作者:逍遥子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