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 古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9 18: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福建宁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福鼎目前保存较好古塔有七座:昭明寺塔、太姥山楞迦宝塔、白琳三福寺双塔、店下清溪寺双塔和桐城仙翁山的仙翁塔。仙翁塔是道教八卦塔,其余六座为佛塔,其中四座古塔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桐城塔下村还有一座只遗存一层的文笔塔。


1670553986779928463.jpg

昭明寺塔

        昭明寺为福鼎市闻名海内外千年古刹之一,在桐城镇柯岭村鳌峰山上。寺始建于南梁大通元年(527),相传为昭明太子萧统所建,并题赐寺匾。宋、明两代曾二次毁于火。明嘉靖十三年(1534)重修,清乾隆六年(1741)再次修建。寺内现存大雄宝殿、地藏殿、天王殿、钟鼓楼、藏经阁等建筑。
        昭明寺塔立于昭明寺大雄宝殿后侧中轴线上。据史载,当初“造七级浮屠,以镇温麻”。塔亦为昭明太子萧统所敕建,后毁于火。现存古塔为明嘉靖十三年(1534)所重建。塔内有印塔纹的明代塔砖,有明嘉靖年修建时立的塔碑,塔基须弥座也是明代雕刻的青石基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塔顶被雷击毁,一九八一年重修塔顶,增置宝塔形塔刹,并加固塔身。塔为六角七层楼阁式空心砖木结构,通高二十五点六米。塔身各层单向开门,其余五面辟有佛龛,龛内有铜佛像。塔檐以砖多层叠涩伸出,下砌出仿木斗拱,繁缛缜密,构筑精巧。塔身北面镶嵌有明代重修碑记,是研究昭明寺塔重要实物史料。塔内设有木扶梯,由底层可盘旋至顶层。登塔俯瞰,山川城廊,一览无遗。每当夕阳衔山,天光塔影交相辉映,可谓“塔影西斜红日暮,炊烟起处是桐庐”。
        现遗存两座明代雕刻小石塔,原放在须弥基座六角,用青石雕刻成七层塔状,玲珑别致,另有明代塔刹石多块。塔历经清乾隆和光绪年两次大修,一九八一年重修,塔身外层涂上粉红色现代涂料,使塔失去原有风貌。
    昭明夕照是旧时桐城八景之一,夕阳落在塔尖时,满塔生辉,光彩夺目,似有一种神秘的光圈,美不胜收。二零零九年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1697857059520504889.jpg

三福寺双塔

        柘里双塔座落于福鼎市白琳镇柘里村三福寺。塔始建于南宋年间,明永乐九年(1411)重修。塔为楼阁式仿木结构砖塔,六角七层实心,通高八米。塔体每层用角牙砖迭涩出挑,撑托塔榴,上有瓦垄,塔基无须弥座。塔刹为宝盖顶,双塔每层六面均建有佛龛,原放置有佛像,现佛像已无存。一九八六年重修时,发现有宋代铜钱、银佛像、瓷制经盒等文物。一九八九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二零零五年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太姥山山南山北有三十六处寺院,其中以国兴、白云、一片瓦、香山、瑞云、灵峰、芭蕉、天王等寺为最大。国兴寺,俗称下院,始建于唐乾符四年(877),为太姥山三十六寺中规模最大一座。寺周围奇岩怪石林立,有十八罗汉、仙人锯板等天然景观。寺对面璇矶洞,相传是朱熹隐居之洞,为太姥山第一洞。


1805943450577545812.jpg

楞迦宝塔

        楞迦宝塔,屹立于国兴寺左侧小山上。据《福鼎县志》载,塔始建于唐乾符六年(879),宋时倒塌。一九八六年重修。塔为楼阁式实心石构,八角七层,通高八点五米,葫芦形塔刹。塔身每层八面均有佛龛,龛内浮雕佛像。底层西面阴刻“楞迦宝塔”四字。须弥座双层,上小下大,上层八面浮雕瑞兽与花卉,转角雕饰手执刀剑的护塔将军,下层为八角形豹脚座。塔基宽大坚实,全用花岗岩条石铺设。塔古朴庄重,是福建现存石塔中年代较早的一座。石塔曾经倒塌,一九八六年取原塔石在原地修复。
        据唐代进士林嵩写于乾符六年的《太姥山记》记载:“西入自国兴寺,寺西有塔。”塔即楞迦宝塔。太姥山国兴寺建于唐朝乾符四年,有石柱三百六十根,“遍镂人物,鸟兽、花卉,寺宇宏伟”,宋代淳佑年间毁于大火。楞迦宝塔可能宋时就倒塌,翻阅明、清两代太姥山游记未提及楞迦宝塔,明代谢肇浙太姥山游记中写道:“又百余步,为七级浮图石。”可见明代楞迦宝塔塔石已散落地上。


3857896030796909078.jpg

太姥山石塔



1973984011673625807.jpg

一片瓦寺太姥娘塔

         一片瓦寺的太姥娘娘石塔,系建于唐,其碑文题刻:“尧封太姥娘娘舍利塔”九字,为唐玄宗赐题。相传,很久以前,太姥山下才堡村一位童养媳,因不堪虐待,逃到山上以种兰栽茶为生。她种的兰能为乡亲染布,载的茶可为四邻除邪治病。后来她得道升天成为太姥娘娘。世人感其恩而修塔纪念。



        太姥山白云寺有慧明塔,建于明永乐十五年,高僧慧明和尚葬此。



897342225755778219.jpg

清溪寺双塔

        清溪寺双塔位于福鼎店下镇三佛寺村清溪寺大雄宝殿前,为两座七层六角实心石塔,高四点三二米。双塔建于明景泰四年,斗门林氏先人为造功德而捐建。古代立于寺院大雄宝殿前的塔,一般是为家族祈福、保平安而建,高度不能超过大殿。
        《福鼎县志》载:“清溪寺,在六都,唐咸通二年建。”咸通为唐懿宗年号,属晚唐。晚唐到五代是福鼎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所建寺院多达三十几座,而且规模宏大、僧人众多、僧田广大。福鼎大寺院如国兴寺、资国寺、灵峰寺、瑞云寺、栖林寺先后建于这一时期。清溪寺仍保存有北宋的佛座、香炉、供案、马槽等文物。
        塔底径一点一米,底座高零点九米,一层高半米,宽零点八米,以上逐层收小。塔座六级,一级为八角形,以上均为六角,二、三级为正反莲花形,四级有力士柱,每层塔交错各凿三个门状,塔刹葫芦形。塔身有精美浮雕佛像和花卉,石刻力士状貌威严,目如铜铃,肌肉隆起,手持器物,或双手抚膝,或单手顶天,很有威慑力。石塔座铭文七行,每行三至七字不等,镌刻:“斗南境林公□恭仝僧修宝塔二造一天井报息有者景泰四年癸酉岁主持比丘惠渊立”。石塔旁立《重建清溪寺信士捐献功德碑》,署“一九八二年主持僧悟成立”。须弥座用青石刻有力士和花卉图案,塔身每层都刻有佛龛,内浮雕一尊莲花坐佛,层层如是。塔檐无花纹装饰,葫芦顶塔刹,石塔整体保存完好。一九八九年公布为福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783344860187781611.jpg

圣训长老塔

        福鼎东南郊三公里莲峰山山顶的资国寺圣训长老纪念塔



3766698138342276631.jpg

流美塔

    福鼎桐江溪流美大桥桥头山上新建的塔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