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0年3月,福鼎管阳西昆祭孔典礼入选第三批宁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昆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有众多独特的风俗,做为江南第一孔姓后裔村,祭孔典礼成为西昆村的文化特色,已列入宁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往西昆的车循着山道行进,一股夹杂着青草味儿的凉风袭来。管阳西昆村,位于福鼎与柘荣交界之地,曾是福州、福安、霞浦、柘荣等地与浙南往来的交通要道之一。全村有480户,共两千多人,而孔姓就有百来户,六百多人。据《孔姓家谱》所述:孔子第五十五世孙名克伴,明洪武元年(1368)征克福建,世袭右卫总旗。其后裔希顺袭补福建建宁右卫。永乐二年(1404)改屯长溪(治在今霞浦)柘洋里(今柘荣)。康熙年间,孔子第六十四世孙孔尚荣、孔尚志兄弟迁居福鼎县十七都西昆村,发展成至今的孔子后裔聚居村。 西昆是寻常又不寻常的村落,寻常在它就是我们日常所认知的村落,丛生的芳草,相闻的鸡犬,还有质朴闲聊的村人。而它的不寻常在于可以明显感知到一种气韵,一种厚重,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岁月底蕴。古庙与百年古厝错落分布,石板草泥路穿插其中,田野阡陌纵横。尤其是灰白斑驳的古厝外墙,爬满了薜荔,晒落了一地的碎光,晃荡了时空。 这里留下多处传统古建筑,孔氏家庙是其中之一,祭孔典礼就在这里举行。西昆的家庙坐西朝东,始建于顺治甲午年(1653),正如《论语》所言: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古人建筑讲究中轴对称,以寓方正威严之意,孔氏家庙中轴展开,外墙岩石叠磊,屋檐飞展,气度俨然,让人油然而生一种任岁月变迁、我自岿然不动的气魄和骄傲。现今孔庙的前面是一个大广场,正面对着这里的最高峰狮子山。大门石构,正中门楼书写“孔氏家庙”。大门旁一对石狮子,再两旁立有清光绪癸巳岁贡孔广敷等的旗杆石夹。跨进家庙大门,昂头可见到清乾隆皇帝钦赐的“至圣裔”金字牌匾。家庙内有戏台,戏台顶的藻井呈八角形,雕刻精美。正厅是族内重大活动的主要场所,面阔五间,进深四柱。正中为2006年刚立的孔子像,像前有香案。孔子雕像映着灯光,面容光洁,他的神圣让人产生敬畏感。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举行的隆重祀典,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最初祭孔每年只有秋季一次,后增为春秋二次。后来,人们又在阴历八月二十七日(相传为孔子诞辰)举行大祭。典礼开始,高喊:启户。家庙金铆红漆大门缓缓打开,锣一声长鸣,钟鼓震荡,见祭师们先鱼贯而入,其后他人紧随其身,像走进一个礼乐和鸣的理想王国。参加祭孔的西昆后生们穿戴红、黄、蓝、绿、橙等各色明朝服饰,每九人一排,共九排(意九九归一)组成“孔子巡游”方阵,整齐地站在孔庙殿前。众人按照辈分排序入庙,卑者在前、尊者在后,年老在前、年幼在后,各有路灯前引,大家步行至孔像前,众人归位,钟声静止,而后钟鼓笙箫齐奏。其音乐不同于流行乐的轻薄,摇滚乐的喧闹,它有着交响乐的庄严,古典乐的典雅,还有民乐的古韵,不由静心生敬,敛容去躁。 祭孔仪式时,主祭师洒水,其他祭师敬献贡品,而后族人代表依序敬香,再由主祭师念诵祭文“圣人圣人、至圣至诚、大玉成殿、金榜题名,宣王宣王、尚德高堂、文章郁郁、道德洋洋,统论三纲、品节五常、天地同久、日明同光。”夹杂了方言声腔的颂声,加之祭文乃四字骈文,让人单从耳听很难感知祭文内容,但仍能从那祭师的高腔肃颜和骈文独有的韵律中,感受到族人对先祖先师的尊崇和敬仰,和身为其后人的自豪和自信。 祭孔的最重要仪程是三献礼,主祭人要先整衣冠、洗手后才能到孔子香案前上香鞠躬,鞠躬作揖时男的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的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所谓三献,分初献、亚献和终献。亚献和终献都是献香献酒,程序和初献相当。初献帛爵,由正献官将帛爵供奉到香案。其后,祭师们正衣冠,洁手后,上前献帛爵和香酒,众人各行五鞠礼。俯身跪拜间才知道知与感二者之异,纵使书中如何描绘孔子于华夏文明的影响力,祭孔仪式如何庄严肃穆,但只有身临其中,才能感受孔式族人对先祖的尊崇,感受华夏儿女的寻根归根情结,感受那穿越千年而来的文化厚重。 最后敬献祭舞,舞毕再行跪拜礼,礼成,众人依序退散,秩序俨然,规整如书中所述。《论语》中孔子对正卿季氏“八佾舞于庭”的愤怒,孔子对礼乐秩序的严格要求,目的通过重建礼乐,达到感化人心之目的,进而实现礼义完备的仁爱理想国。而孔氏族人以他们对仪式尽善尽美的完成方式,来传承先师孔子的理想,表达对先祖孔子的敬虔,值得赞颂与学习。孔氏家庙的祭孔,一扫喧哗骚乱,整个氛围安静肃穆,让人不由整衣正颜。 有幸来到西昆,亲身感受庄严肃穆的祭孔仪式,也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依着柱子坐下,先看着孔子作揖慈颜,再望着青瓦屋檐,最后闭上双目,闻着檀香余味,任人群往来,神游天外。 作者:冯文喜、刘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