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湾陈氏以昌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6 14: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福建宁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以昌堂私塾为秦屿佳湾陈氏所创,始建于明隆庆年间,主要以培养宗族子弟进学,应举业为目的的族塾。

  有清代名儒陈丰陛、简而文、金向水等人曾入“以昌堂私塾”掌教,成绩斐然,在福鼎地方私塾中享有一定的声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昌堂旧址遗存的巨大条石

  陈丰陛,字元荩,晋江人;明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解元张能恭榜举人,官至商州府推官,有宦绩。康熙丙午科(1666年)陈淑孔赴省垣参加乡试,蒙陈丰陛老师极力推荐,福建学政陆求可批语:“公足不履公庭,沉潜独存古道;且因迁徙愈贫,而节操愈坚;笃志好学,可称有守狷夫,足为士林矜式”;陈丰陛与陈淑孔年纪相仿,亦师亦友,大约于康熙间短暂执教以昌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屹立以昌堂后的凤凰古榕树

  简而文,字含章,松江府莆阳人,今江苏昆山。江苏省志载,简而文为人品性高洁,不谐于俗,善以破毫做人物、山水,生动自然。简而文说自己是籣水人,寄跡秦屿,曾执教以昌堂。简而文与佳湾陈氏盘根错节,素有交情。雍正七年(1729年),简而文还应陈氏盛情之邀,为佳湾陈氏重修族谱并作序;大约于康雍之际,两度掌教以昌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昌堂前残存的明代旧石杵

  金向水,字慕园,秦屿人,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府学岁贡;家贫嗜学,与陈淑孔系姑表兄弟。向水幼年曾寄学于以昌堂,为文多奇气。嘉庆间篡县志,邑令谭抡称金向水为文,斐然成章。金向水年少于陈淑孔二十余,曾先后于佳湾以昌堂、磻溪林家等地执教,善接引后进,多所成就,一时知名士咸出门下,学者称慕园先生,名列“秦屿八先生”之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残破不堪的以昌堂大厅一角

  以昌堂位于佳湾下厝,该地取出水“荷叶”之穴,过去此处曾是一片茂盛的咸草,远望酷似一片出水“荷叶”。陈氏先世陈賓(1550-1610年),字国珍,号觀光,悟出其中奥妙,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由屯头草堂山下礼墺油杭山厝基里移迁佳湾,鼎建以昌堂。以昌堂座落该“荷叶”之上,而后山有一蝦蟆奇石,这只通灵气的蝦蟆跃跃欲试,想跳到“荷叶”之上;倘若蝦蟆跳上“荷叶”,“荷叶”沉没,风水就破了;为此陈氏就在村中修一条蛇行村道,以镇蝦蟆石,确保子孙万代渊远繁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昌堂院墙内保留的清代书架

  以昌堂俗称“下大厅”;据旧谱载本屋坐乙向辛加;以昌堂正前遥指太姥山“笔架峰”。相传古时朱文公路过此地,遥望太姥“笔架峰”,环视龟山上下,青山如黛,龙岗苍虬,虎踞龙盘,景色旎旎,风景妙不可言;曾譏语言:此地三百年,必出大文笔。以昌堂大厝,为两进式“四面交井”明楼,前后厅为“三合”浇筑,四周为花岗岩条石合围而成,正厅面宽三榴;正厅内原有各朝代政府及名流题匾20余块,大者仿若门板。匾上有题曰:“东觀先资”、“方正有守”、“选魁”等;正门上悬“钟公以昌”。关于以昌堂的名称由来,旧谱载“天将福其后裔,故特‘钟公以昌’大其宗祊乎!”佳湾陈氏源出柘水,今柘荣县溪坪村。佳湾陈氏不忘本源,誓不另立支祠,只建一座以昌堂大厅供奉先人香火,以示不忘本源。以昌堂谁人为之命名,因年代久远,已不得而知。“以昌”源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商君列传》:“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以昌”原指当朝百官敢于直言争辩,国家就会兴盛;这里是家业蒸蒸日上,家族得以繁昌。这是陈氏先祖对子孙后世繁荣昌盛,寄于的期望。至明万历间陈氏始富足,正印证了那句古语:“创业有成之日,便是重儒兴教之时”。陈氏始重儒兴教,但因族微力弱,无力独立鼎建学堂,以昌堂遂暂作为学塾之用。
  过去充任塾师的主要有举人、贡生、秀才或贫寒的读书人。陈氏以昌堂始创之初主要由本族读书人充任,以启蒙族间子弟为主。第一位在以昌堂设帐授徒,有明确记载的是佳湾陈氏五世祖壐。陈壐,天资明敏,博览群书,设帐授徒,尤长于诗,遐迩咸钦式焉。之后有陈良正,字德端,号文廷,志气高远,品谊醇谨,史传诸书无不博览,教授孙侄有敷教在宽之意;陈应凤,字德辉,号仪廷,颖悟超群,博览经史,年十六即设帐以昌堂教徒,善诗对。族侄陈淑孔幼年曾于以昌堂蒙馆受文廷、义廷等人启蒙,受益非浅。雍正七年(1729年),佳湾陈氏后起之秀陈大煜举介宾,为约正乡里,让更多的人受教化,以昌堂遂始接收部分外族贫寒子弟入学。当时本地官仓、斗门等地方氏族,也尽遣族间子弟于以昌堂就学,一时“下佳湾”的以昌堂内墨香弥漫,书声琅琅,长衫往来如织。
  以昌堂私塾教育多所成就,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人才。对外主要是弟子学成被外族延聘为塾师或出仕。明清以来,先后有陈恩、陈淑孔、陈球、陈芝庭等人,远涉他乡设帐授徒。陈芝庭(1728-1767年),父州庠生陈云龙(1703-1768年),谱名至铎,博通经史,为文多奇气,少与堂兄陈球受知于以昌堂,学成先后被朱坑里朱氏、甘家岐王氏、弹江李氏等家族延聘为塾师,曾讲学于朱坑里朱氏家塾“秉彝堂”。清康熙、雍正后,陈氏宗族渐重举业,搏击科场,再由族人施教,已不能满足需求;也渐延请外籍名儒掌教。外籍名儒的入塾,给以昌堂教育注入新鲜活力,以昌堂私塾教育成绩斐然。
明、清以来,以昌堂等私塾延绵三四百年不衰;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它们与桐山书院等官学相辅相成,共同为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人才,勤苦耕耘,不懈奋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者:陈启西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