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史话”之七十八:畲乡盛会,以歌传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2 16: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广东佛山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1.jpg
2.jpg

  畲族许多传统节日,在时间与内容上与汉族节日相同。这是畲、汉文化互动和融合的见证。但畲族的生产娱乐性节日,又有其民族特点。他们的某些节会,鲜明反映畲族的民族信仰和生活习惯,下面介绍福鼎三个比较有特色、也是近些年比较受推崇的节会活动:
  二月二会亲节。佳阳双华的畲族是清初从浙江蒲门甘溪一带迁来的,每逢二月初二,两地畲民会亲于双华,以歌抒情,形成歌会,相沿成习,流传至今。每逢歌会,从二月初一到初三,闽浙两省畲家歌手,以及来听歌者,结伴成群从四面八方涌来。除了接待亲友、筹备赛歌外,双华村畲民还在二月初一这一天迎神,延请戏班娱神助兴。双华的神像,是两尊红面和青面将军,他们是青、红二蛇的化身。相传自从二月二在水口盖起石板宫,供奉这两尊神像之后,双华一带畲民就人丁兴旺,亲戚遍及浙南及闽东各县,于是“二月二”也成为当地最大的节日。专家认为,这是土著先民的蛇崇拜的遗留。
  三月三乌饭节。三月初三是畲族的乌饭节,原本是祭祖节日。这一天,畲族男女成群结队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子,捣碎后用布包好放入锅里,加水煮成黑色汤汁,取出布包,放入糯米,蒸成饭,色泽乌黑。乌稔有防腐作用,放在苎麻袋里,挂在阴凉处,数日不馊。食用时,用猪油炒热,香软可口。乌饭节至今在福鼎盛行,每年三月初三,太姥山畲村方家山举办乌饭节,用乌饭招待前来会歌的客人。
  关于乌饭节的来历,在畲民中流传着几种不同的说法,或相传始祖盘瓠王喜吃此饭;或认为吃此饭上山可以避免被蚂蚁咬;还有一种说法是:从前畲族人民在抗击敌人时,米饭常被敌方抢去吃,后来他们想出办法把米饭染黑,敌人怕中毒而不敢吃。郭志超教授认为,诸说以第一说为确。因为此说可追溯至盘瓠传说中的“用糁杂鱼肉,扣槽而号,以祭盘瓠”的古俗,“糁”即饭粒,“乌饭”是“糁杂鱼肉”的转变形式,因此乌饭节实为祭祖节日。我认同郭志超教授的观点,福鼎桐城街道的浮柳畲族村就是在每年的“三月三”举行祭祖活动。
  四月八牛歇节。硖门畲族乡瑞云村在每年四月初八举办牛歇节。著名古刹瑞云寺位于该村,环境优美,寺庙人流多,在四月八这一天也举行“沐佛节”,双节同时举办,节日人气更旺。畲家有一个美丽传说:从前田里只长五谷,不生杂草,人们耕作十分清闲。天牛星发现此景,禀报了玉皇大帝。玉帝命他向人间一里一颗地撒草籽。他听错了,以为要一指一颗地撒,感到麻烦,便把草籽一下子撒落凡间。结果天下杂草繁生,田园荒芜,人们苦不堪言,就上疏天廷。玉帝害怕百姓造反,就降罪天牛星,把他敕落凡尘,让他驼犁耕地,以草为食。他赖着不走,玉帝前脚踢去,断了他上颚的门牙,后脚一扫,又在他的屁股上印下了一个深深的脚窝。后来,玉帝念他耕田辛苦,遂在每年四月初八他下凡投胎再生这一日,向草地抛馒头,让他抢食,以示关怀慰劳。
  畲家“四月八”,不鞭牛,清早就把牛赶到山上吃草,梳洗牛身,做牛栏卫生,还以泥鳅、鸡蛋泡酒,或用米粥、薯米粥等精饲料喂牛。畲民与牛的情感特别深,平常日子,牛在畲民心目中近乎家庭成员,在畲民的“住寮”岁月,牛是和家人同处一屋的。传统风俗,家境好的畲民以牛为嫁妆,走在婚嫁队伍的最前头;乔迁新居,牛角挂着红布的牛要和主人同时入厅堂。
  除了四面八方的畲民前来盘歌,瑞云“四月八”还举行一种特别的活动,叫做“火头旺”。福鼎市文化馆原馆长马树霞先生曾撰文回忆文革后第一次“火头旺”的情形:
  晚上篝火在中心场地燃起,人群围着篝火对山歌,我唱你和,你唱我对,开始都很文雅,后来就渐渐地挑逗。本村的姑娘通过白天一天与外地青年歌手对歌,今晚要拉谁来烤火苗,早已心中有数。接着村里几个年青女歌手站一起,先由一个女歌手去邀请外地的男歌手参与“火头旺”,一个女歌手拉不动,来两个,直到三五个,最终男歌手被抬起来,拖到篝火上晃动烤火苗。这中间有拉,有抱,有抢,有的还在地上滚翻。有几个和尚也出来看热闹,他们说这样场面十几年也没看到。一直到下半夜,“火头旺”结束后,又回到群众厝中大厅、院落对歌,以歌场迎接黎明。
  “火头旺”的特殊形式不同于一般的篝火,通过烤火苗祝福年年兴旺、红红火火,也给畲族青年男女提供了通婚的好机会,也促进了民族团结,加深民族群众之间的感情。
  不管是什么节,盘歌是保留节目,也是各个节俗的核心议程。畲族是一个一直在歌唱的民族,盘唱民歌是畲族民间最普遍流行的文娱活动。盘歌以男女对唱为主,还有独唱、齐唱和二重唱等多种形式。他们所唱的歌谣,使用畲族人民自己的畲族语言和畲族歌调演唱。畲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畲族歌谣,都是借用汉字记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畲族歌谣不仅活跃了畲族人民娱乐生活,而且渗透于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中,担负着文化积累与传播,其功能超越了单纯的民间文学的意义。
  畲族人民唱歌是徒歌,即几乎不用乐器伴奏。一开口,歌词和歌调一起出口,是没法截然分开的整体。而且一听就知道是什么地方流行的歌调,确认这位歌手来自哪个畲乡。他们盘歌也不分地点,真正“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在富丽的舞台上可以唱,在简陋的草寮中可以唱,在田间地头更可以唱。“二月二”或者“三月三”,四面八方的歌手赶来,参加完正式的舞台演出,他们往往意犹未尽,三五成群,或一男一女,在房前屋后,立马就可以开唱。热闹的畲乡节会,往往就体现在这漫山遍野的歌声之中。
  “莫嫌山歌音轻轻,轻轻山歌悠悠情。听歌要听歌中意,听锣要听锣里音。”福鼎畲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体上可以分为: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丧葬歌歌俗歌、杂歌等。畲歌集中而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畲族人民生产劳动、生活交际、宗教仪式、人生礼俗、喜庆婚恋等各个层面的情况,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来源:白荣敏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