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东海之滨,闽浙边界,正在崛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滨海旅游工业城市。福鼎市是闽越和瓯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独具特色的畲族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太姥文化等源远流长。世界地质公园“海上仙都”太姥山融“山海川岛”和人文景观于一体,荣获全国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
上世纪末,由于教育基础薄弱,1998年福鼎曾与诏安县最后一批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近年来,当“双高普九”“教育强市”的春风吹拂八闽大地,福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这方古老而又现代的土地,走进了教育改革的春天。如今,福鼎教育,正积极投身于这场伟大的变革中,在岁月的沉积中喷薄而出,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秦屿中心小学图书馆
整合资源 推进区域均衡
福鼎市坚持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同发展”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完善城乡互动,将城区优质学校和乡镇学校组团捆绑,将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放大,通过学校中层干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支教顶岗等形式,提高乡村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实行共同发展。
据福鼎市教育局局长赖思宋介绍,城区小学与农村小学建立“片区联合体”捆绑发展模式,初中实行片区校际协作联盟,促使学校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通过片区内教师互动交流、教研教改和课题研究、优质资源的盘活与共享、捆绑考核等管理办法,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统一管理和业务指导,实现“管理统一、资源同享、活动同步、信息互通、发展同行”,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同时,加快各类教育发展。每个乡镇都建立了中心幼儿园,逐步形成了以福鼎实验幼儿园等“省示范性幼儿园”为领跑者的上规模上档次的学前教育网络。坚持做大做优高中,全市现有一级达标校1所,二级达标校3所,三级达标校2所。达标高中校比例达75%,高于全省达标高中比例(省达标高中比例为67%),高考成绩稳步上升,2012-2014年福鼎市录取北大、清华5人。2015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本一上线人数906人,本一上线率32.93%(2014年28.4%),本科上线人数2214人,本科上线率80.5%(2014年73.34%),600分以上167人(理149,文18),为宁德地区第一。
此外,福鼎市还不断实施合格特教校建设工程,大力提升特教校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水平,投资3000多万元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已经完成校舍主体施工,现有特教校教学设施不断充实,全市三类残儿入学率达98.88%。
实验小学校园
多措并举 锤炼师资队伍
福鼎市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了良好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搭建了发展平台。
据悉,福鼎市在人员总体超编的情况下,每年坚持招聘新任教师。通过公开招考方式,2010年以来招聘录用了359名新教师,优先安排农村校和年龄结构老龄化的学校,以满足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课程开设的需要。
2010年开始建立了农村边远艰苦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对在农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及以上且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按其职称资格直接聘任其职称;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近百套,基本解决了在农村任教的教师住房问题。
同时,进一步完善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在宁德市率先实施“十百千”工程,评选名教师(含名校长、名班主任)计169名,给予享受市管拔尖人才同等待遇。
福鼎教育部门加大学校管理干部培养,建立福鼎市教育系统后备干部人才储备库,举办全市学校管理干部各类研修班,继续通过培训、跟班学习和挂职锻炼等方式对117名学校后备干部实施培养,委托福建教育学院干训中心实施了第一期的100名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培训班,并选派80多名学校干部到福州、厦门、宁德等省内名校挂职3-4周锻炼等方式加强培养,以提升管理能力。大力开展骨干教师培养,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受训人员达6800人次。设立省教科所科研基地,促进骨干教师成长。开展教师岗位技能大练兵活动,教师参加省市教学技能大赛成绩优良,有20多位教师在宁德市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近10名教师参加全国、省各类教学比赛中获一、二等奖;2014年有2名教师被评为福建省特级教师。
此外,根据学科搭配的原则,实行教师校际间的正常性轮岗。坚持实行城区教师下乡支教、农村教师进城顶岗学习,较好地促进了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经验交流共享,真正促进了师资均衡发展。
信息先导 助推科学跨越
顺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要求,福鼎市提出了 “向教育现代化要效益,向教育现代化要质量”的口号,通过硬件、软件两手抓,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步伐。
近两年,投入五个1000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市农村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建立了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各种专用功能教室,按标准配齐器材设备。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建设工程和“校校通”工程。实现了所有中小学校教育资源全覆盖。2014年12月,福鼎市代表福建省接受国务院教育督导办教育信息化专项督查检查,教育信息化工作获得督查组的充分肯定,并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签订合作协议。
福鼎教育系统文件在网上传输、信息在网上发布、政务在网上公开、课件在网上共享、经验在网上交流……数字化普及程度较高。目前,全市教师基本掌握信息技术运用方法,学科运用覆盖率达100%。
流美中心小学象棋兴趣小组
文化引领 实施内涵提升
福鼎市各个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法制教育、科普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内容,坚持开展“四节”活动(读书节、体育节、科学节、艺术节),扎实推进德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工程,极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
全市中小学在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环境、校容校貌,提升校园显性文化品位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校园隐性文化的层次。以“四节”为载体,紧紧依托福鼎畲族文化、茶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太姥文化,结合本校实际,努力打造“书香文化”、体育、卫生、艺术、科技创新文化,凸显校园文化个性特点。
福鼎一中科技教育,引领全市各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福鼎六中“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体系建设;实验小学、流美小学国学经典教育、桐北小学的民俗体验教育、慈济中学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桐南小学“三道一馆”文化(茶道、棋道、书道和航模馆),白琳中心校“育学生成长成长,筑教师成功成名”书香校园,还有福鼎三中、四中、八中、前岐小学、秦屿一小、店下小学、山前小学、流美小学、职业中专等学校都分别在“诚信教育”、“国防教育”“绿色学校”“学陶师陶”等方面亮出各自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秦屿中心小学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3年1月获省素质教育先进校;山前小学获全国第五届和谐校园先进单位,全国道路交通示范校。
山前中心小学免费午餐
亲情关爱 共享阳光成长
“今天有我喜欢吃的鸡腿,还有冬瓜排骨汤。”5月20日,中午时分,在福鼎市山前中心小学干净明亮的食堂里,父母在外务工的二年级学生陈新边说边吃着喜爱的午餐。而一旁的同学笑着看了她一眼,也吃起午餐。时不时,两人还转过头来聊上几句。
据了解,福鼎市坚持统筹兼顾,从和谐发展的高度推动大教育格局的形成,努力保障教育公平。全面落实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升学政策,保障随迁子女公平入学。2014-2015学年全市共有7212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区中小学校就读,占学生总数的42.3%,100%以上在公办学校就读。2015年秋的小学招生方案进一步加大了对进城务工子女就学政策的倾斜,对租住在片区内的进城务工子女,可参与实验小学摇号。
同时,推行“千名教师大家访”“党员123关爱工程”“爱心妈妈”和“爱心爸爸”与留守儿童结对子等机制,树立特殊群体学生优秀典型,评选 “留守儿童自强之星”,加强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完善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亲情室”建设,增强特殊群体学生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加大对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免费提供伙食,实现寄宿制学校热水全天供应;发动企业家和社会爱心人士帮助留守学生,为他们免费提供被褥、洁具等统一的用品,实现“拎包入住”,有效解决了农村学校寄宿生的后顾之忧,减轻了农民家庭负担。对全市农村寄宿生设立留守学生亲情室,让学生和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视频通话。进一步健全关爱留守儿童的家庭、学校、社会立体网络。
此外,福鼎市还大力资助贫困学生。2014-2015年共资助学生1916名,资助金额228.17万元;全市共设立乡镇、村、宗亲会等各类“教育基金会”、“助学基金会”27个,筹措资金达5200多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入学。据不完全统计,2011-2014年多渠道筹措资金助学助教共达12678多万元。福鼎市率先在福建省实施农村教学点学生免费寄中餐项目,对距离完小校和教学点两公里及以上的学生,市财政给予每生每餐补助5元,得到偏远山区家长的好评。落实好农村学生周末接送班车,有效解决农村学生周末出行压力,保障学生交通安全。
福鼎市教育均衡发展综述
一万多平方米的校园,树绿花艳;崭新干净的粉色教学楼,黄白相间的学生公寓,设施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种类齐全的运动器材……盛夏时节,走进福鼎市十五中,清新的校园环境、优越的教学资源,无不让人感到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好处。
均衡教育,泽被社会;百年树人,功在千秋。近年来,福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事关全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投入大量人才、精力、财力,把中央、省关于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部署和目标要求落在实处。
同时,福鼎市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确保“三个增长”。在福建省率先对不足500人的学校按500人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对农村学校每个寄宿生按每年400元的标准累计补助后勤管理服务费用,有效促进薄弱校提速发展。2013年和2014年预算内教育经费总投入分别达到6.315亿元和6.952亿元,增长率分别达到15.41%和10.09%,2015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达4.68亿元。2014年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分别达到10759元、13377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07元、1711元;2014年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为657元、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为860元,超过省颁标准。为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和城区低保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259万元,发放寄宿生补助款114万元。全市所有农村公办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就读的寄宿生,生均补助400元;对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的寄宿生,小学生生均补助2000元,初中生生均补助2250元。
在此基础上,该市大力推进设施均衡配置工程, 实现“班班通工程”覆盖至全市1056个农村完小及以上班级。全市公办中小学均拥有“9室3房” (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阅览室、体美音教室、计算机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多功能教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警务室;师生住房、洗澡房、厨房)的办学条件,基本实现农村学校师生“住有房”“餐有厅”“教有翼”;并逐年推进学校基础建设工程。福鼎市政府对教育所有的基本建设均纳入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由市政府全额投资。
此外,福鼎市还通过优化结构布局,进行城区和乡镇学校扩容新建和整体搬迁。部分乡镇实施校园百亩规划;大力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和特教学校整体搬迁工程。实施校安工程,加强薄弱校建设。2010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1.74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校舍14万平方米。2014年福鼎市政府投入23个中小学在建和新建项目的资金达2.04亿元。在全市上下的努力下,去年5月,福鼎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验收。
桐川大地繁花似锦,百年基业绿树长青。福鼎教育的号角已然吹响,乘着时代发展的东风,福鼎教育必将掀开跨越发展的绚丽篇章。福鼎教育人将用春风化雨般的智慧和义不容辞的责任,科学发展,开拓创新,在新的起跑线上,以矫健的身姿去搏击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征程,快步向省级教育强市迈进。(来源:宁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