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岚亭古渡距岚亭村仅百米,旧址在村前船避山下。据传古渡废弃已久,而周边的氏族入迁较晚,因此岚亭渡旧址鲜为人知。岚亭之名,源自岚亭通往三墩古官道上的“观澜亭”,深为历代文人传诵,亭废多年,因谐音后俗称后岚亭、岚亭等,古渡因此称之岚亭渡。
多方寻访,找到了岚亭古渡旧址所在地——土名“船避山”。古时海水沿内海湾秦屿入,向西涨至吉坑,向北涨至坑门前,旧时船避山是一座孤悬海中的小岛,称之为“船避岛”,应该更为贴切。“船避岛”南面为广阔的海田洋,往北溯水而上直达坑门里白虎潭。白虎潭水深不可测,终年不涸,潭水清碧,至今尚存。“船避岛”海拔高不到40米,与四周山丘不相连。从航拍图上看,全“岛”酷似一腹中待产的婴儿,头朝上首白虎潭,“岛”上方圆约几万平方米。据传,古时岛上俱为低矮灌木,周边村民曾于岛上零星开垦山地,种植一些番薯、油菜、小麦等作物。“船避岛”四围隔水分布着岚亭、三佛塔、坑里等村落,距岚亭最近,退潮时有浅滩可通。岚亭古渡,南临海田、茶塘、下尾,向东隔水与东溪、斗门相望,西北通往白琳,北连三墩、店下、龙安,陆路过周仓隘直达桐山。地方古有童谣《墩》曰:“墩墩墩,骑马去三墩。三墩田,骑马去海田。海田街,骑马去东溪。东溪门楼好大厝,三百鸬鹚飞不过。”岚亭渡就处在三墩、海田、东溪三个村形成的三角地中心。自古以来,岚亭古渡在周边山乡享有很高的声誉,特别是元明之季那里有着繁极一时的古集市,是周边山乡的商贸、交通、文化中心。 岚亭集今貌
过去岚亭古街为福鼎境十大集市之一。元末明初,海水涨潮时可达亥窑、坑里,直至白虎潭,船避山孤悬于海中一岛;退潮时船避山四周俱是滩涂,过去曾是天然的避风良港,每至台风暴雨天气,船避山四周千帆栉比,俱是抛锚入港避风渔船。缘于周边秦屿、黄崎等渡口远离内山,海上贸易上渡口,还需肩挑车载运往内山,再者海鲜不易保存,因此不便交易。而岚亭渡处纵深内海湾,最靠近内山,周边计有后坪、潋城、斗门等二十几个村庄,辐射周边几千人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当海涨潮时,渡船可直达岚亭渡,甚至亥窑。每年渔汛时节,船避山前渡口停满各地商船,时令海鲜卸满渡口,内山十里八乡村民带上山乡的箩斗、猪、番薯干等农副产品云集岚亭集交易。有心切者,甚至自己直上岚亭渡口交易,岚亭集市与渡口间,一连片人声鼎沸,岚亭集也因此日渐繁荣。 据传,清代时岚亭古街面相当繁华,有饭店、客栈、杂货店等商铺几十家,古街延绵至三墩方向的布政街;光听“布政”两字,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翩。据了解,上世纪末岚亭小学修建校舍过程中,在整理场地时施工队挖掘出大片的方块青石板,颜色古朴、质感润滑,当时只见板石间排列整齐,密致有序,清理后发现道路上无一鹅卵石,均由长约50厘米,宽约25厘米的方块青石板整齐铺砌而成。据传,过去岚亭曾出过一名布政使的大官,在职期间在此建有布政大院,并在这里建了一条街,当时就相当繁华,后来布政升官后举家迁他处,而“布政街”就此废弃,此地空余“布政街”之名。想来当时还有不少的官家巨富往来于此,再者周边村民来赶集时,岚亭集往来熙攘,俱显古街繁华。随着狂风暴雨,从古渡上游的山涧、谷地溪水带来丰富的泥沙,日渐堵塞港道,终成废港。 岚亭渡前良田万亩
缘于周边村民习惯了岚亭集交易,在岚亭沿海前方的茶塘,形成茶塘渡。因岚亭集失去渡口优势,渐渐地周边黄岐、秦屿、沙埕等地的鱼贩贸易开始辐射到此,渐渐有不少鱼贩将海鲜挑至后岚亭赶集。缘于外村运来的海货达岚亭基本上是午后,于是岚亭集形成一个奇特的午后集,但仍延继着繁荣。至民国初年,外来的船只小一点的还能驶进斗门榕树下渡口,而岚亭渡船只早已无法靠近就此荒废,不知什么时候,岚亭与斗门之间的滩涂,建起一条通径,一下子将岚亭渡与海洋完全隔开。不久乡民就于古渡滩头前开发了一些良田。岚亭渡内海湾的地势到底上升了多少?渡前的乌礁石是绝好的参照物,涨潮时乌礁石隐没水中,过去乌礁石高度多少已不得而知。多少年来,乌礁石不知撞翻多少进出的商船,给进出船只带来很大威胁,历代地方航海图上都标有乌礁石。民国初年,内海滩的陆地上升了不少,但海水退潮时,乌礁石露出水面的部分,还有三四米高,礁石整体方围三十余平米。至六七十年代,整个乌礁石露出大地的部分如同一个倒置的铁锅。随着时光继续推移,曾经让渔民、商船刻苦铭心的乌礁石悄悄地隐没在那片土地上。 迄解放,岚亭渡滩前已是田野纵横交错、青苗依依的景象,完全没有往日渡口的任何印迹。屯头围垦海堤建成后,岚亭渡前及海田洋的广阔地带又造田五千余亩,形成了“福鼎粮仓”。但至今海田洋的田原上还有几处“深田”(深泥潭),特别是船避山边上一个叫“官池里”的地方分布很多类似的深泥潭,这一带的田地几十年来一直只能采用人工翻地,耕牛无法下地,否则连牛都要被陷没;据说这些地方曾经是内海的一部分,“海”者深不可测也!这些从侧面印证了船避山一代曾经是海洋的事实。 如今古渡埠头荒滩已远离大海,每年春上,船避山前是一片翠绿芳草依依,曾经几度繁华的岚亭古渡就隐没在这芳草依依间。 来源:陈启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