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杂谈] 从山的这边搬到山的那边,改变的不仅仅是地理位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2 18: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福建宁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叠石苏山村:“造福工程”搬出新生活  福鼎市山区乡镇的大部分村庄都坐落在青山绿水间,有的处于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的地方,有的则处于偏远,出行不便的山沟沟。在这些山沟沟的村民做梦都想着搬出去的一天。在叠石乡就有这么一个少数民族自然村,他们从山的这边搬到了山的那边,但是改变的不仅仅是地理位置。

  “搬到这里,确实是比以前住的地方条件好多了,不用担心台风和大雨,且门前就有通村公路。”在叠石乡苏山村二罗四自然村造福工程安置点,林宗实说起搬迁前后的生活,喜上眉梢。
[url=] 0?wx_fmt=jpeg.jpg [/url]
  林宗实原是苏山村八斗少数民族自然村村民,去年搬迁到二罗四自然村“造福工程”新居。“原来住的地方算是自然灾害点,就在对面,山沟里,门后是山门前也是山,门前没有路。”林宗实说,虽说只是山与山相对,但搬进新居之后,居住条件改善了,家里也都添置家电设备,更关键的是出行更方便些。
  苏山村境内各个自然村分散,大多村地处偏远,村民的生产发展受限。雷尔党原来也居住在八斗自然村,由于比较偏远,自家房屋建在梯田上,而他的养猪事业发展受限。“主要是地方不大,交通不方便,搬到这里就不错。”自搬到新居后,雷尔党就在房子旁边建了小屋,养了四十多只猪崽。
  “我们苏山村是少数民族聚居村,有28个自然村,535户人家,大家居住的相对比较分散,距村委会所在地较远。”苏山村党支部书记林圣图介绍说。随着“造福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目前全村人口主要集中在村委会所在地大岗中心村、苏山、方家山、宫下等四个自然村,少数民族则主要集中在上楼、中楼、下楼和八斗自然村,而这些少数民族自然村地理位置偏远,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地质隐患。去年,苏山村再施力,将八斗、上楼、中楼三个自然村的21户进行整村搬迁,将他们搬至人口主要集中地或距离农业生产区较近的地方。
  从旧房到新居,这并不够。于是,在搬迁的同时,苏山村大力改善搬迁点的环境,并完成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部分水利水渠修复工作,实现村居环境有一个较大改变。现在的二罗四搬迁点就是一个新面貌:规划整齐的楼房一字排开,这些楼房大都有两三层高,砖混结构,一条宽敞的水泥路门前穿过,直通村,路面十分洁净。走进其中一户人家,记者看到厨房、卫生间、冰箱、洗衣机等硬件设备俱全,和之前走过看过的八斗村村居截然不同。
  从林圣图那得知,去年苏山村共对55户206人实施了造福工程搬迁,今年村里将继续实施第二批50户221人的造福工程搬迁,从而基本实现群众居住集中化。与此同时,今年将继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苏山村至库口村的通村公路建设,从而大力改善苏山村的交通出行条件。

来源:汪晶晶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