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溪美村党员干部带路 | 能人群众共富 基础设施铺路 | 引进外资快富 ◐ ◐ ◐ 福鼎市店下镇溪美村创新基层党建模式 大力实施“能人治村”战略 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 “党建引领、产业富民”的新路子 去年 该村实现社会总产值2.86亿元 村财收入3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5690元 2007年,被文化部、全国妇联 授予“全国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点 2014年荣获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并先后荣获各级 “文明村”“小康明星村”“优胜村庄”等各种荣誉 ▂风清气正强队伍▂ 道路宽敞,房屋连片,商铺林立,人来车往。说是村庄,繁华热闹却不亚于小集镇。
溪美村发展的背后源于拥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委。今年6月份,经福鼎市委组织部与店下镇党委同意,溪美村党支部正式升格为村党委,成为福鼎市第二个成立党委的行政村。
村党委是带领群众发展的明灯和旗帜,要擦亮这盏灯,需要有一支团结、高效的党员干部队伍。
2015年以来,溪美村结合换届契机,通过公推直选、组织委派、个人自荐等方式,大力实施“能人治村”战略,选出了群众满意、党员放心的村党委书记和村民主任,把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尤其是把经济能人推上了村级领导岗位。达到了“启用一个能人、致富一方百姓”的目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多年来,村党委围绕村发展大局,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都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交村民讨论决策,听取大家意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全村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内增素质,外塑形象。在坚持对党员的常规性教育、严格“三会一课”等制度的同时,村党委还根据实际情况,邀请经验丰富的“土专家”“农技师”为老师,通过培训、观看电教片、示范基地现场观摩讲解和外出学习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对党员、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使大部分党员和村组干部能熟练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大大提高了党员、村组干部及农民群众的生产能力和应对市场的能力。
▂产业富民促发展 ▂ “不会致富不是好党员,不能带领群众致富更不是好党员。”这是溪美村党员们的共识。
王贞信是溪美村的一名老党员,也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他经营的紫菜加工厂是全村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拥有3条生产线,年产值达1600万元,带动了50名村民就业,生产旺季,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销售订单应接不暇。王贞信还让儿子王绍众也入了党,并谆谆教诲:“入党后,更要当好领头雁,为家乡人民服务。”
王贞信告诉记者,2008年的一场强台风使当地损失严重,不少居民选择外迁到太姥山镇和福鼎城关,于是村中赖以生计的集贸市场逐渐萧条下来。为了给村民的生计寻找新的出路,经过多方商讨,村党支部决定立足资源优势,带领群众走坛紫菜加工和茶叶生产之路。
村党支部带领着部分党员,联系江苏、山东等地商家,引进紫菜加工半自动化流水线,并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很快,在王贞信等党员的带动下,村里的坛紫菜加工企业发展起来了,并以每年2至3家的速度递增。现在,全村共有18家坛紫菜加工企业,带动了本村近1000人就业。
“紫菜加工是个好活,一年就干三个多月,可以收入16000元,剩下的时间还可以去采茶,一年算下来能赚将近40000元呢。”60岁的村民王为辽是王贞信厂里的老员工,2013年,村里实施造福工程,王为辽一家从菜堂自然村搬迁到了中心村,住上了4层楼房,如今,王为辽农忙时采茶叶,农闲时做紫菜,在家门口上班,一年收入数万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在溪美村,像王为辽这样“亦农亦工”的人不在少数。
依托现有资源,创建全新载体。今年,村两委结合小白鹭旅游度假区开发力度,在富老洋片大胆引进种植了60多亩百香果,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
同时引进旅游项目,发展民宿。目前正在与上海某旅游开发公司洽谈,合作开发向南里文创旅游项目,预计投资3000万元。
▂为民解忧暖人心▂ 11月29日,福鼎店下镇溪美村,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监督管理的村防洪堤建设 党委带动作用是否明显,关键看村里的发展变化大小。
玉溪是溪美村的主河道,河道没整治前,这里杂草丛生、垃圾乱堆,散发阵阵臭味,
一到夏天更是蝇蚊成群,附近村民深受其扰,也成了溪美村党委的一块心病。
2013年,福鼎市将溪美村列为“点线面”三个农村社区试点之一,溪美村利用这一契机,投入200万元对玉溪进行综合治理。“如今,玉溪溪水清澈,沿岸筑起了护栏,安装了景观灯,设置了排污管,沿溪而建的农民健身活动场所和小广场更是成了村民们休闲的好去处。”村民主任叶良新说。
“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这是村民对南头自然村道路的描述,该村也是溪美村唯一一个未通水泥道路的自然村。为改善这一状况,2015年冬,村两委达成共识,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倾力修好安置点水泥道路建设,上跑项目,下联群众,道路建设一炮打响。施工期间正值严冬,天气十分寒冷,但村党委组织党员干部日夜坚守在工地上,监督工程质量,使原本需要两个月的工程在短短1个月内就顺利竣工。
主街道“白改黑”铺设建设、高杆路灯修建、污水收集、中心村自来水改造、玉溪河道整治、村口绿化、农民健身活动场所、小广场建设……
3年来,为了解决民生问题,溪美村党委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点点滴滴的动作,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生活环境变化的同时,也温暖了人心。
村务“阳光”运行 发展干群齐心 福鼎推进村务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11月29日,福鼎店下镇溪美村,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监督管理的村防洪堤建设工程通过验收,为村民生产、生活再添一安全保障。
“村务监督委员会就像是村里的纪委,村里做啥事,他们都盯着,不敢马虎!”溪美村村民主任叶良新告诉记者,目前村务监督委员会由5名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组成,由村民代表大会推选而出,在群众中有威望、办事公道正派,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监督本村重大决策及村务公开活动,特别是一些工程建设项目。在此前村防洪堤建设中,该委会员就曾指出护坡斜度不足等问题,并督促施工整改,确保了工程质量。
一边是有效监督,另一边则是阳光公开。
走进溪美村最热闹的活动广场,村务公开栏就设置于此。眼下,这里正张榜公示村民养老金发放事项。从村民姓名、身份证号、参保时间到月养老金标准、领取时间、领取总额,悉数公布。
“凡是村里的重大事项和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都会及时向群众公开!”叶良新说。
打通基层权力监督“最后一公里”,让村务在“阳光”下运行。福鼎市始终坚持把村务监督管理作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突破口积极探索实践。早在2000年,福鼎便率先全省建立了村(居)监督小组,得到了省纪委的高度肯定。
2006年,又率先在全省建立农村集体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此后该做法在宁德全面推广。2012年福鼎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
持续创新完善,近年来,福鼎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分级负责制度、分工协作制度、分类指导制度,促进村务监管常态化。同时,全面推行村务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和程序“五规范”机制,规范村务运行,促进村务监管规范化。
对村务公开内容,该市修订完善《福鼎市村务公开目录》,规定了涉及党务、政策、事务、财务、其他5大类49项必须公开的内容,并设置“点题公开”,及时将村民要求的公开事项在“回音壁”上公示,做到群众最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从事前决策,到事中实施,到事后结果,都进行及时全面地公开,最大限度提高了群众的知情权。
来源:幸福福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