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夏天的一个傍晚,福鼎名刹棲林寺来了一位五十几岁的老者,跟着挑行李的家人,俩人一路风尘到棲林寺投宿。老者面容消瘦,旅途的劳累使他略显疲惫,浑身却透股凛凛正气。当寺院住提僧得知他是丁丑科状元,诗人,名臣王十朋,忙请他到寺中最好的僧房入宿。王十朋是从泉州知府御任回家乡乐清,途经福鼎。
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十月王十朋任泉州知府,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半,却为泉州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创馆学,布上恩,恤民隐,兴水利,疏塘浚”(《宋史》)。为官清正廉明,为人忠耿刚毅。他在泉州首建贡院,使泉州科举有了专用场所,离开时当地百姓“父老语及公者,必感激涕零”,并为他建生词。乾道六年闰五月离开泉州路过闽东,时称长溪县,不住官驿,一路借宿禅寺,并写下不少诗篇,为闽东留下宝贵文化遗产,成为研究宋代闽东历史风俗地理的重要资料。他在《入长溪境》写到:“老矣倦游宦,入闽知山川,三山疑隔海,九岭类攒天。插稻到山顶,载松侵日边,长溪水无限,前更有清泉”。赞美闽东秀丽的风光,峰峦叠樟,松柏葱郁,梯田层层到山顶,溪泉流水,又东临大海,海阔天青,谓之山海大观。
棲林寺始建于唐咸通二年(861年),原称栖林庵,栖林禅院,宋政和年间惟精和尚对寺院进行修建,改名棲林寺,棲林寺修建得到宋朝时福鼎名门望族高氏家族的募缘。至今寺内仍保存宋宣和年建的水井一口及宋宣和《县议案》碑刻一方。当年住持僧是惟精和尚的弟子,久闻王十朋诗名,仰慕这位德才兼备的名宦。在精雅的禅房,拿出建窑生产的黑釉茶盏,取寺内珍藏最好的团饼茶,烘烤、碾砰、筛成粉末,取井中泉水,煮水、调膏、注水、击拂、奉献香茶。这是宋代流行的点茶法,如此讲究的茶道只限于接待贵重的香客。
禅室夜坐,茶香浓郁,细品佳茗,先是略有苦涩,旋渝一股清香甘美之味尤然而生。宾主身心洁静,韵高致远,和畅至善,尽得饮茶之趣。唐陆羽《茶经》言:“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明代周履靖《茶德颂》: “山僧逸士,闻馨嗅味,欣然而喜,诗肠濯涤,妙思猛起。”“心烦顷舒,神昏顿醒”。饮茶使人神志清爽,妙思益多,心情舒畅。
据《宋史》记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欧阳修《归田录》“腊茶出剑、建,草茶盛于两浙。”片茶、腊茶即团饼茶,主要供皇室及官宦人家享用,价格昂贵,散茶也叫叶茶、草茶一直在民间流行。团饼茶制法是将摘下茶叶蒸青、压模、烘干成团饼状茶。宋时有北苑贡茶,产自福建建欧北苑,专供南宋皇家使用,又称龙凤茶。宋朝时福鼎名门望族家中生产团饼茶,用于款待宾客,也作为送礼的佳品。大禅寺也生产团饼茶,如太姥山白箬庵生产的团饼茶,用箬叶包装,上饰一枚小铜钱,颇具持色。福鼎茶叶品质好,距贡茶产地较近,借鉴贡茶制造方法,所生产的团饼茶很受临安(今杭州)官家、茶肆青睐。
生活于浙南的王十朋好喝茶,喜行茶令,写了不少茶诗,在《会稽风俗赋》中记载会稽一带的茶事、茶品、茶诗。在《万季梁和诗留别再用前韵》一诗中写到:“搜我肺肠著茶令,饮君文字洒淋衣。”诗后自注:“余归,与诸子讲茶令,每会茶,指一物为题,各举故事,不通者罚”。王十朋二十几岁诗文就享誉浙南、闽东,三十三岁在家乡创办梅溪书院,三十四岁入临安(今杭州)太学学习,直至四十六岁中状元。南宋临安茶肆,茶坊非常发达,文人间饮茶流行斗茶习俗,斗茶包括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宋代范仲淹写了一首《斗茶歌》全面形象地展示宋代福建武夷山地区的采茶、制茶、斗茶的情景。行茶令,即是文人在饮茶、茶会时作茶诗以助茶兴,王十朋这首诗清楚记录他到回家中,与学生、友人饮茶,行茶令,写茶诗情形。
王十朋在棲林寺住了一夜,清晨起床,推开窗户,走出禅房,只见寺四周青山环抱,山谷幽静,烟雨缥渺,树木竹林若隐若现,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他写了三首诗,其一“我如倦鸟欲棲林,喜见禅僧棲处深,家住梅花小溪上,一枝聊慰北归心”。五十九岁的王十朋由于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未被采纳,恢复宋朝北方领土大业未能实现,壮志未酬,带着满腔遗恨回归故里,只有家乡的山水,家乡的梅花能聊慰自己忧郁的心。
太姥山这座屹立于东海之滨名山,唐宋以来多高人雅士登临览胜,写诗作赋。王十朋先到太姥山脚下杨家溪,山青水秀,一尘不染的杨家溪给他留下美好印象。在杨家村,他写到:“门拥千峰翠,溪无一点尘,松风清入耳,山月自随人”。次日,由西南方向沿崎岖的山崖小路登太姥山,夜宿金峰庵。该庵始建于唐咸通九年,,唐以来是登太姥山摩霄峰必经之地。现名金峰寺,寺内遗存唐代石础,石门楣,明代狮子座。旧时金峰庵围边有大片竹林,明徐启东《金峰庵》:“步步层崖入,幽栖隔世氛,双石重门锁,孤庵万竹分。”竹林幽胜,绿环僧舍,僧人请王十朋品偿太姥山产的野生白茶。宋时太姥山生长有大量野生茶树,由于海拨较高,气候温暖,又处东海之滨,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地理条件优越,生长的茶树叶芽肥壮,茸毛多而长,叶色浓绿,叶形较小,质地柔软。太姥山地区山民和僧人千百年来流传做法是将茶叶的叶芽采摘下来,让其自然阴干或晒干,不炒、不揉,作为退火、祛毒、提神、清热的良药,家家户户都有藏储。传说太姥娘娘就是用古白茶医治百姓麻疹,这是太姥先民对茶叶性能及茶叶加工最早认识。
白茶汤味淡雅清香,不知王十朋饮后,与他家乡的茶叶相比有何不同的感觉。不过旅途疲惫而形成虚火,定是被这杯白茶汤水所浇灭,身心各处机能得以舒畅,放松心情。僧人们也定是告诉他白茶那特有的功效。茶汤中条条挺立向上的茶芽,是否让他联想到自己那刚直不阿的品性。
唐陆羽《茶经》摘录《永嘉图经》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这里的茶山应指距永嘉南三百里的太姥山。太姥山自古生长大片的野生白茶树,至今在太姥山北坡天门寺周边,潘溪等处仍生长有几百年树龄的大片野生茶树。
王十朋莅临福鼎后,仅过二十几年,又一位文学大师流寓福鼎,那就是南宋理学大师,儒家学说后期集大成者朱熹。朱熹是应他的学生福鼎潋城杨楫之邀,到福鼎观光讲学,先在石湖观聚众讲学,后取道桐山,与高国楹等同登双髻山,讲学于高家建的龟峰一览轩。朱熹也爱喝茶,曾自称“茶仙”。师生在一览轩饮茶、作诗,畅谈理学思想。朱熹对王十朋非常佩服,曾为王十朋文集《王梅溪文集》作序,称他诗文:“浑厚质直,思恻条畅,如其为人”,称王十朋为人:“光明正大,疏畅洞达”。“海内有志之士闻其名,诵其言,观其行,无不敛衽心服。”
两位文学大师在不到三十年时间先后光临福鼎,为福鼎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山川增色,同时由于两人共同的饮茶嗜好,成就福鼎茶文化历史上一段佳话。
作者:黄建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