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日前,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文艺出版社发行“八闽古城古镇古村”丛书,全书共6种7册,以“随笔散文+图片”的形式反映我省境内古城、古镇、古村的人文历史内涵、传统风貌和非物质文化。
福鼎市 仙蒲、潋城、金钗溪三个村落(名村) 编入丛书 《福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福建中国传统村落》
仙蒲、潋城、金钗溪
下面一起来欣赏下 福鼎这三个各具特色的风情小村吧
仙蒲村 ▼
位于福鼎的仙蒲村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之一。这里人均寿命80岁,其中90岁以上的占总人口10%,100岁以上也有数人。
驱车前往仙蒲村,一路前行,一路风景。眼睛往窗外看,看到的都是一片流动的绿色,你会感觉到这里的风特别的清,特别的干净。
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就是当你闭上眼睛,你会忍不住用力深呼吸,想让这种清澈迅速贯穿自己的身心,然后把自己从里到外的洗一遍。
如果你恰从城市里来,这种感觉会尤其强烈。生命乃在一呼一吸间,风把重工业残留在体内的污浊洗净,想不觉得年轻都不容易。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走进古村中,仙蒲溪从西向东穿村而过,静静地流临水而建的古民居被石桥和碇步连接成为一体。
水田环绕着的房屋,红砖黑瓦,掩映在青山碧水之间,恍若人间仙境。仙蒲的民居堪称闽东北山地传统景观村落的典型代表,村民们住在这样的古厝里,冬暖夏凉,接地气,颐养身心。
厝厝均有文化,满街都是历史。一条条的石板路,交错的分布着,村民们每天就走在这样的石头路上,去田间劳作,或走亲访友。每一块石头都圆润光滑,沉淀着岁月的痕迹。
老人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行走在村子里,随处可见老人或唠嗑、或散步,或自己煮饭烧水、下地种田,或上山捡柴、采撷竹笋。在和他们的交谈中,你会发现他们几乎一年到头很少生病,身体硬朗。
虽然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可他们吃的仍然是素菜多、荤菜少。一日三餐,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大多是自种的蔬菜和自养的鸡鸭。村里的蔬菜从不打农药。一位村民说:“我们这里除了坐车没城里方便,其他的都差不多,但我们喜欢粗茶淡饭的生活。”
循着村道,登高俯瞰,一幅古典水墨画卷就在眼前徐徐展开…
碧绿和黝黑是古村的主色调,你会看见依山势次第盘旋的梯田、苍茫的竹海和成片的绿色山林。点缀其间的,是古道、古墙、古桥和一条玉带般穿村而过的蜿蜒溪流。
古人曾留诗赞曰:“四面云山锁翠岚,天然城郭两边环,生成村落多幽静,俨似桃源洞里间。”仙蒲村正是放眼青山,雾气弥漫,水流清澈,好比一个纯天然的绿色氧吧。
而村里的巷道,则是清一色的石板路,溜光铮亮。
古村的老人们出门多靠步行,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一天不活动活动筋骨就感觉缺了什么。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走在历经800多年风霜寒暑的古碇步上,随着思绪蔓延,恍惚间就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仙蒲村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又仿若一个聚宝盆,汇聚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天地灵气。
当心累了,就来一趟仙蒲村吧!出发时带着一身疲惫,归来时带回心境祥和。养生长寿,奥秘其实就在衣食住行间。
潋城村
潋城村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区太姥山东麓纱帽峰下,距太姥山集镇四公里,南、西、北三面环山,林木葱葱,成怀抱之势,东临东海。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是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
城墙建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长1127米,主墙高5.6米,宽4.6米,正好把村子围了个遍。环城设有炮台、更楼,有城门三口。城内有环城路,城外有环城河。还有一条清水河,潺潺流水,穿城而过。高墙恢宏壮观,城边环境清新,活脱脱一幅美丽的古村风情画。
位于村西不远处的灵峰寺是一座千年古刹。这座始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年)的寺庙,重檐歇山顶,气势恢宏,寺旁树木掩映,清溪环流。素有“东天佛国,海上仙都”之美誉。寺内现存唐宋石刻60多块,上刻人物、兽狮、花草图案,造形生动,风格古朴。人物皆为力士,即护法神金刚造型。其个体矮小朴拙,壮实敦厚,面相圆凸,眼似铜铃,胸部大而沉,腹部隆而突,双臂向上托起,显示力大无比,似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
潋城还有一座齐天大圣宫,其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的这座古建筑,供奉着“齐天大圣”神像,两侧对联曰:圣地清风水帘洞,大殿锦如花果山。大殿正面为大戏台。每逢中元节,这里要连演三昼夜戏,四乡八里村民聚而欢度,形成庙会。人们愿望通过虔诚膜拜,供奉齐天大圣,换取风调雨顺,太平安定。可要把美好愿望变为现实,得靠奋斗。1934年3月19日,中共福鼎县委组织赤卫队和革命群众600多人集中齐天大圣宫,发动了旨在打击反动势力的武装暴动,给福鼎的历史留下了光荣的红色印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用在福鼎市秦屿镇潋城村的石湖书院最是贴切。石湖书院本是一座不甚为人所知的道观,因南宋大儒、理学家朱熹来此讲学而名重一时,甚而800多年后的今天,仍不时有人提起它的名字。
堡内修了旅游购物一条街,主街横贯东西连接两门,经过立面改造后墙体红白相间的民房沿街排列。南门外建起了新村小区,统一色调的连体别墅群蓝瓦白墙,杨柳依依的灵狮溪畔,还有不少村民在休闲广场健身……
逛完了景点,接着就应该享受美食了,推荐大家去潋城当地的农家乐品尝美食:他们的白菜炖鸭、白灼虾、抄年糕等都非常好吃值得一试。
金钗溪
金钗溪村,位于福鼎市西北部,自古以来是交通要道,过去是人们往返柘荣和福鼎的必经之地,当时这里客栈、商铺林立,如今从一些古迹中我们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古祠堂、古廊桥、古民居现都已成为福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里有一座桥,叫金朱桥。始建于明,清乾隆、咸丰年间重修。半圆形单孔石构廊屋桥,全长28.24米,宽4.27米,高4.2米。桥屋11开间,中间东向供神像,穿斗式构架,用24根木柱。金朱桥连着古驿道,是往返柘荣和福鼎的必经之地,所以以前物流发达,是个富裕的村庄,当时这里客栈、商铺林立。
在金钗溪后山驼骆峰上建有朱氏祠堂。色泽艳丽的天花板以及雕工精美的梁柱纪录着宗祠曾经的辉煌。历史变迁,残破了的是实物,留存下来的是文化。祠堂中有“学冠群英”等牌匾,可见古时候的朱姓先人才高八斗,功勋卓绝。
清代古民居建筑6座。古民居院落宽敞,外为土墙,内部建筑为一排开间同式厢房,进深7柱或11柱,每厢为两层屋檐式木构房,外留一条走廊,廊柱、横梁雕刻精美,上镶蓝宝石,屋高约3米,尽管历经百年但木质发亮如新。从走廊一头仰望屋顶,层层叠叠,层次分明,气势辉煌。二楼为竹草混合石灰砌成的隔间,配以格子窗,古韵古色。古民居多为坐北朝南,有良好采光条件,房前视野开阔,屋后绿树成荫,显得安静舒适,因此至今仍有人居住。
地主宫又名水尾龙宫地处金朱桥南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于清道光二十年重建,为砖木石混构建筑,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里面供有朱头陀,又奉有香炉,可见金溪村民赋予祖先公掌管一方土地和保佑风调雨顺等神能。
在金钗溪旧104国道边上有一片桃花林,在山间静静绽放。站在山脚下,抬头看那延绵而上的一棵棵桃花树,仿佛就是一朵朵巨大的花朵,让人眼前一片明艳。
寂寞古道,唯有残花相伴,如梦如幻......
金钗溪山清水秀、满目青翠、景色优美。
南天门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古朴。
在金钗溪村的群山之间,有一家很有特色且别有韵味的酒家——桃花湾。主营绿色无公害的美味有土鸡、笋、菌菇、还有其他乡野美味。
这里民风淳朴 没有城市的繁华喧嚣 生活恬静淡然 可以寻找记忆,也安抚灵魂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