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大木”的典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9 17: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福建宁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福鼎文化遗产
海丝印记
往闽浙交界西南内海白琳八尺门抵进,在丘陵盆地中,一座规模庞大的古民居横空出世,青砖泥塑辕门楼上匾额“海岳钟祥”赫然在目———具有典型滨海山区建筑风格的翠郊古民居,是福鼎大木的典范。

传统民居基本以木结构为骨干,民间称作大木,做木匠称为匠师。民间流传的大木主要靠匠师给徒弟的传帮带,通过现场实践和口耳相传,将民居建筑营构技能一代代地传承下来。现存福鼎传统民居主要有翠郊古民居、翁江古民居、仙蒲古民居、西昆古民居、赤溪古民居、连山古民居,往往以一、二、三进合院式构筑。门头外部以封火墙围合,内部以天井、合院式为基本单元,形成前后多进、左右多栋的组合型民居。大的民居在正堂之后还有后天井、后二廊。营构技艺独特,总体规模宏大,令人叹为观止。

翠郊古民居,又叫洋里民居,始建于清中后期,为当地吴姓私人住宅,引起建筑专家的关注。人们从航拍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民居整体格局和传统风貌,为左中右三组并列、前中后三进院落、两侧对称附厝营造的合院式建筑群。全院以一个大门为纵向中轴线,再加左右对称两条中轴线,共三条线规则布局。自辕门始,横向前、中、后设置一、二、三进式正厝。递进置正厅一间,左右厅两间,共十大厅,十二小厅,天井二十四个,其间甬道、通廊纵横。

福鼎传统民居以正房为中心,东西部建有两座相对的厢房,与正门的门头墙组成口字型结构,中间的空地称天井。以此为单元,称一进,在正房北适当的距离再建正房,两座正房之间的东西两侧再建厢房,称二进,续之可发展成三进。民居正座为二层建筑,附座为单层,木构架包括柱、梁架、斗拱、枋伏。梁架采用穿斗式,组合构件采用榫卯,结构简练。穿斗架用柱直接承檩不用梁,称抬梁式构架。屋面为合瓦式,双面坡顶,造型整饬,展现了古代木匠高超的技艺。

筹建这么大座古厝,请木匠是个难题。相传,翠郊吴家联系多家匠师,请他们各自做一副木马,放置井中浸泡一个月后取出,只有一个木马的榫卯仍是干燥的,遂定为起造匠师。

翠郊民居据统计有大小扇架一百七十七副,小、中、大扇架分别置三、五、七根柱。当时东家要求在同一时辰扶扇,可村里没有这么多民工,怎么办?管家想出一个计策,让东家在村里演戏七天七夜,并提供吃住,一时观戏者如云。时辰一到,东家出来说话:今天烦请大家一事,选吉时扶扇,请多多支持。戏停下来,大家蜂拥上前帮忙,所有扇架在一个时辰内全部扶起。
0?wx_fmt=jpeg.jpg

坑里弄古民居发现较晚,处在深山人未识,是随“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建设而让人发现其深藏内蕴,历久弥香。在一座环状的古城堡内,人们发现木构民居建筑七座,形成一处完整的传统古民居群。细步民居当中的石径,可以看到一个城堡是由民居、城墙和护城河三个主体部分构成,设左右两个城门,背倚“状元帽”山,形成一方宜居村落。民居坐北朝南,单体建筑通面阔在三四十余米、进深达四十米之间。以一二进合院式、穿斗式悬山顶为主营构,包括大门、门廊、正厅、天井、后厅。格局清晰,风貌迥异于现代化的楼房,2017年,坑里弄自然村列入福建第二批省级传统村落。

像赤溪这样的民居是什么时间建的,什么人建的,木工师傅是谁,当时建这样的房子要花费多少银两,费工多少?都是一个个的谜。除了这里上了年纪岁数的族人会零星知道一些,说一点,大部分人都是语焉不详。幸好!据民国三十三年(1944)《杜氏宗谱》“汇载祖分基址并阖族续创居址”所载,杜姓第一迁居始祖宣教公于宋元丰年间(1078—1085),自杜洋石龟岭复移乌杯后,传至杜士冕(1639—1713),字以周,讳绍峰,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肇迁漆溪坑里弄,现在叫杜家堡,于此构居,他是赤溪坑里弄第一代开基之祖。而后,杜家人力图族业,丕振家声,在赤溪、乌杯大构土木,有记载的就有———

雍正元年(1723)

杜家二十七世士彬、士参等人率族将公积银五十两,用于鼎建柘墘前后二座大厅屋。康熙六十年(1721),复架后屋四扇两厦,及两庑并左横楼、书仓楼。


乾隆六年(1741)

创建中座房屋,培基复建中大座六扇,及两庑并前厅。乾隆三十六年(1771),培建左中基房屋八扇,及两庑朝楼。乾隆五十六年(1791),辟建右中基屋八扇及两庑楼,增建左前基屋八扇。乾隆四十六年(1781),辟建坑里弄左后基屋八扇,及两庑朝廊。乾隆五十八年(1793),起建正座。


嘉庆十七年(1812)

起建九里中央厝园横座屋三透二厦。嘉庆十八年(1813)创建九里上新厝正屋共七透。道光十四年(1834)建正宅六扇,复建右边横厝六扇。


据工艺美术师、木雕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池长主介绍说,大木施工约可分为五道工序:画长戈———造作构件———含扇———竖柱———钉椽。工匠将每一构件的长短、高厚、榫卯位置、大小均逐一按设计用鲁班尺画在方木杆上,并相应画出与本构件相结合的其它构件的中线。构件分主构件和次构件,主构件包括柱、梁、檩、额枋等。工匠据长戈造作构件及其上的榫卯,务使榫卯结合严密。各项构件制成后,进行榫卯试装、组合扇架,再将柱子按位竖立,民间称为扶扇。最后依次钉铺椽子,是大木最后一道工序。

福鼎民居属于南方闽海民居体系,乾嘉时期,受江浙民居影响,繁荣于清代、民国时期。大木古建筑营构是一项手工传统技艺,是适应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风俗习惯的产物,其结构带有鲜明的区域性、时间性和创造性。

传统大木工艺蕴含着滨海匠师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维护旧有民居,传承与发展大木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增强传统村落活力。

作者:冯文喜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