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福鼎市2016年度耕地质量评价报告 福鼎市农业局 福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东南濒东海。地理坐标为北纬26055’-27026’,东经119055’-120043’。东北界浙江省苍南县,西北邻浙江省泰顺县,西接柘荣县,南连霞浦县。辖区东西最大横距79.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7.4 公里,总面积1526.31平方公里。全市土地总面积154204.63公顷,耕地面积37.13万亩,总人口约59.42万人。全市辖3个街道、10个镇、3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包括桐山街道、桐城街道、山前街道、贯岭镇、前岐镇、沙埕镇、店下镇、秦屿镇、潘溪镇、白琳镇、点头镇、管阳镇、嵛山镇、硖门畲族乡、叠石乡、佳阳畲族乡和龙安开发区。
境内地势呈东北、西北、西南向中部和东南沿海波状倾斜,山地丘陵约占陆地总面积的91%,盆谷平原约占9%,最高峰青龙山海拔1141.3 m,太姥山主峰覆鼎峰海拔917.3 m。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沿海为小平原,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9.2℃、无霜期270天、日照时数1839.7小时、降水量1650.4毫米。
01 耕地分布与土壤类型
滨海盐土总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0.20%,全分布在峡门乡;潮土总面积占全耕地总面积的0.18%,主要分布在前岐镇和桐山街道;风砂土总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0.03%,全分布在秦屿镇和砂埕镇两个乡镇;红壤总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3 6%,主要分布在沙埕镇、店下镇、叠石乡、秦屿镇、佳阳乡、山前街道和前岐镇;水稻土总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92.23%,主要分布在管阳镇、潘溪镇、店下镇、点头镇、秦屿镇、白琳镇、前岐镇、佳阳乡、叠石乡和贯岭镇。
福鼎市耕作土壤共分为5个土类(滨海盐土、潮土、风砂土、红壤和水稻土)、9个亚类(滨海盐土、灰潮土、滨海风砂土、红壤、漂洗水稻土、潜育水稻土、渗育水稻土、盐渍水稻土和潴育水稻土)、17个土属(埭土、耕作灰砂土、耕作风砂土、红泥砂土、红泥土、白鳝泥田、冷烂田、青泥田、黄泥砂田、黄泥田、紫泥田、埭田、盐斑田、潮砂田、灰泥田、灰砂泥田和乌泥田)和34个土种(埭土、乌砂土、润砂土、红泥砂土、灰红泥砂土、红泥土、灰红泥土、白底田、白鳝泥田、冷水田、浅脚烂泥田、深脚烂泥田、青泥田、黄泥砂田、灰黄泥砂田、黄泥田、灰黄泥田、乌黄泥田、灰紫泥田、乌紫泥田、灰埭田、乌埭田、轻盐斑田、重盐斑田、乌砂田、黄底灰泥田、灰泥田、青底灰泥田、砂砾底灰泥田、灰砂泥田、黄底乌泥田、泥炭底乌泥田、砂底乌泥田和乌泥田);主要土种类型为灰黄泥田、乌黄泥田、灰黄泥砂田、乌埭田、灰泥田、灰红泥土、灰红泥砂土、乌泥田、灰埭田、黄泥田、乌砂田、黄底灰泥田、轻盐斑田、红泥土、红泥砂土和黄泥砂田等16种。
02 土壤有机质与主要矿质营养
从2007至2016年年底间,全市先后开展了耕地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调查收集了大量土壤样点。按照福建省农业厅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组确定的“缺乏、中等、丰富”3级耕地土壤养分评价标准,现将耕地土壤主要养分现状评价如下。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重要化学性质,它不仅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而且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有机质的合成分解,氮磷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等都有密切关系。
2015年不同耕地土壤类型PH均值介于4.8-5.80,土壤酸碱度平均值为5.08;2016年不同耕地土壤类型PH介于4.2-6.4,土壤酸碱度平均值为5.2,表明耕地土壤仍处于酸性水平,但均值比上年提高了0.12。(见表1)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土壤许多特性与有机质的含量和品质颇有关系。土壤有机质是植物营养物质的重要源泉。土壤氮素95%以上是来自土壤有机态氮,有机态氮在一定的耕作条件下经土壤微生物矿化作用形成无机态氮,供作物吸收利用。有机质还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磷,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过程可以转化为有效磷。所以有机质对土壤费力的形成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
2015年不同耕地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均值介于11.2-48.1g/kg,土壤有机质总平均值为31.16g/kg;2016年不同耕地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介于6.26-98.0g/kg,土壤有机质总平均值为32.16g/kg,表明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处于丰富水平,均值比上年提高了2.86%。(见表2)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残体的积累,有机或无机肥料的施用,土壤中微生物固定和大气降水进入土壤中的氮素。因而土壤中氮素容量和供应强度与气候生态、水热条件和认为耕作施肥有密切关系。
2015年不同耕地土壤类型碱解氮含量均值介于111.94-193.21mg /kg,土壤碱解氮总平均含量144.00mg/kg;2016年不同耕地土壤类型碱解氮含量介于13-321 mg/kg,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151.00mg/kg,表明耕地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均值比上年提高了4.86%。(见表3)
磷是矿质元素,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土壤中的磷含量受母质、成土条件和耕作施肥的影响比较大。因而了解土壤中的磷素含量、分布特点,对于增加土壤磷素含量水平,提高磷肥利用率,促进土壤磷的有效性等很有重要意义。
2015年不同耕地土壤类型有效磷含量均值介于2.32-23.20mg /kg,土壤有效磷总平均含量13.53mg/kg;2016年不同耕地土壤类型有效磷含量介于0.2-132mg /kg,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23.6mg/kg,表明耕地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均值比上年提高了21.0%。(见表4)
钾素是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合成转移的必要元素,土壤中的钾素的含量水平主要受母质类型所支配,同时也受到生物、气候等成土条件的影响。
2015年不同耕地土壤类型速效钾含量均值介于39.39-141.25mg /kg,土壤速效钾总平均含量72.73mg/kg;2016年不同耕地土壤类型速效钾含量介于6-283 mg/kg,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76.5mg/kg,表明耕地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均值比上年提高了5.18%。(见表5)
03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福鼎市耕地地力评价的依据主要有:1.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2.福建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实施方案,3.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4.全国中低产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T310-1996),4.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字字典,6.福鼎市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资料。 1.土壤样品采集: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和《福建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实施方案》的要求,在第二次土壤普查原有农化点土壤上,采用“S”法或棋盘法,开展野外调查和通过GPS 定位采集耕作层0-750px的土壤样品。
2.测试项目:土壤的质地、pH、盐分含量、有机质、阳离子代换量(CEC)、缓效钾、速效钾、全钾、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有效锌、有效硼、有效硫、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等理化性状。
3.确定评价因子:参照福建省耕地地力评价因子体系,确定本市耕地地力评价因子由土壤地学条件(坡向、坡度、无霜期和≥10℃积温)、土壤理化性状(有机质、PH、CEC、缓效钾、有效硫、交换性镁、国际制质地、有效硫、耕层含盐量)、土壤剖面状况(耕层厚度和障碍位置)和农田基本建设(排涝能力和灌溉条件)等4个方面共17个因素构成。
4.土壤养分丰缺标准 依据2009年6月福建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第四次会议确定的耕地、园地主要土壤养分分级指标。
经计算,2016年福鼎市耕地质量等级均值为3.412,高于2015年的3.546,耕地质量等级提高0.134,表明2016年耕地质量总水平比2015年度的有所提高。其原因:一是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提高了农民科学施肥水平,施肥养分结构得到调整,逐步趋向合理;二是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冬种紫云英、蚕豆等绿肥,通过翻压还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三是示范推广商品有机肥,增加有机肥料的投入量,提高了耕地质量。2016年福鼎市耕地质量等级中:高产的一、二等耕地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6.62%,中产的三、四等耕地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6.51%,低产的五、六等耕地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87%。
04 耕地质量主要问题与合理利用对策
福鼎市中低产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3.38%,其中中产耕地面积高达占耕地总面积的76.51%,主要分布于磻溪、管阳、白琳、点头、店下、佳阳和前岐等镇;低产耕地主要分布于磻溪、管阳、白琳、点头、店下、前岐、佳阳、叠石、秦屿和贯岭等镇,占中低产耕地总面积的62.29%。因此,应将区位优势较明显、中产面积较大的磻溪、管阳、白琳、点头和店下等5个乡镇的耕地作为中低产田改良的重点区域。 除平原和河流阶地区的耕地灌溉条件较好外,山地丘陵区的坡耕地和滨海垦区的耕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限制,尤以磻溪、管阳、白琳和点头镇耕地的干旱限制较为突出。干旱限制耕地总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3.07%,其中仅磻溪、管阳、白琳、点头、店下、前岐、佳阳、叠石、秦屿和贯岭这10个乡镇的旱限制面积占旱限制中低产耕地总面积的83.91%,因此,应重视加强水利和灌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田的灌溉保证率。 自二次土普后,农业生产不同程度存在着盲目施肥现象,导致耕地土壤矿质养分失衡。调查结果发现,耕地土壤缺磷限制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37.49%,主要分布于磻溪、店下、白琳、点头、硖门、佳阳、秦屿和管阳镇,面积占缺磷限制中低产耕地总面积的82.47%;缺硫限制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1.86%,主要分布于磻溪、贯岭、白琳和桐城,面积占缺硫限制中低产耕地总面积的67.59%;不同耕地土壤类型的缓效钾含量均值为213.41 mg/kg,速效钾含量均值为72.73 mg/kg,土壤供钾潜力和强度均处于中等水平,耕地土壤缺钾限制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是54.72%,主要分布于店下、管阳、白琳、贯岭、磻溪和前岐镇,面积占缺钾限制中低产耕地总面积的63.35%;缺镁限制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9.97%,集中分布于管阳、叠石、贯岭和桐城,面积占缺镁限制中低产耕地总面积的75.27%。
耕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也呈明显失衡现象,有效锌均值为2.82 mg/kg,处于丰富水平,而有效硼的总体均值为0.25 mg/kg,处于严重缺乏水平。耕地土壤上述矿质养分的失衡,显示制约着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农产品品质的改善。
耕地问题是全社会的大问题,关系到社会每个成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子孙万代的生存,对这一紧缺资源要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树立资源忧患意识,认清耕地资源的严峻形势,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制制度,改变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耕地保护的片面认识,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加大土地国情、国策和国法的宣传教育力度。农民是耕地保护的直接受益者,应鼓励农民参与耕地保护,充分调动农民参与耕地保护的热情,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形成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完善市、乡两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设置监测组织,确定监测点位,配套相应的设备,组成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对耕地质量实行动态监测;二是制定各级监测点的工作内容及技术标准,使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建立耕地质量档案,充分利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耕地地力调查资料及国土资源部门土地详查的资料和图件,建立耕地质量档案。三是建立耕地质量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耕地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和工作经费保障。 按照“集中投入、统一标准、连片建设”的原则,在投资渠道不变的情况下,整合高标准农田、土地治理、产能项目和山垅田改造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统一规划,分批分期分片建设,并辅以耕作、施肥、栽培、培肥等农业综合技术措施和生物工程措施,巩固和提高建设效果,逐年增加标准农田的比重,可持续提高耕地质量。 进一步深化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内涵、拓展应用作物,扩大配方肥料应用面积、提高应用比例。一是构建完善的科学施肥体系,进一步完善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确保技术指导到位;三是强化示范推广,让农民亲身感受并了解测土配方施肥的作用效果,自觉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四是开展专业化服务,有针对性地为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技术指导等服务,满足农民个性化的需求。 增施有机肥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主要措施。树立耕地保护“质量并重”和“用养结合”科学理念,大力实施农业部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和增施商品有机肥为主要内容的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和省农业厅“1112”工程。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耕地质量建设机制,积极引导和强化有机肥的投入,鼓励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养地积极性,广辟当地有机肥源,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