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第二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2 15: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福建厦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原文:
            1.2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②弟③,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④。君子务本⑤,本立而道⑥生。孝弟也者,其为仁⑦之本与⑧!”

注释:
        ①有子:孔子弟子,鲁国人,姓有名若,字子有,比孔子小四十三岁,自学从孔子后,一生尊崇孔子,视孔子为天下第一圣人。自孔子殒后,因其容貌与思想皆似孔子,门下思师心切,共尊其为“子”,故称“有子”。
        ②孝: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型从老从子。《说文》曰:“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承老也”。《尔雅•释训》曰:“善父母为孝”。《诗经•小雅•蓼莪(读音“路俄”)》曰:“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则更是字字泣血。
        ③弟:同悌。《说文》曰:“善兄弟也,从心从弟”。因悌字从心从弟,有心中有弟之意,则同时包含“兄友弟恭”,兄弟之间相互真诚关爱的意思,对兄弟二人都同时的提出了平等的要求。非仅是宋儒朱熹所言之“善事兄长”之意。
        ④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好,喜好、心喜也。犯,冒犯、干犯、触犯也。上,尤上司、上级,上位者也。鲜,鲜少也。作乱,违礼也,反常也。
        ⑤君子务本:《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此处之君子非为第一章之“成德之君”也,联系此章的上下文和语境,我们认为,本处君子应释为“有君子之志的人”较为妥当。务,专注也,追求也,致力也。本,根也,源也(《说文》),始也,基也(《论语集解》何晏)。
      ⑥道:春秋时,诸家皆言“道”,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等,皆有相关论述,并且意义实是繁复多变。在《论语》一书里“道”字遍布除《乡党》、《尧曰》外的所有篇目,总计共出现了八十九次,孔子本人言说的,有六十五次,其余二十四次为其弟子或是他人所言。在本篇中,“道”字也出现了五次。
        那么,此处的“道”字又应作何解呢?约之春秋时期,大体有以下的解释:
        一、道路、坦途之意:如《周易•履》曰:“履道坦坦”。《论语•阳货》曰:“道听而途说”。
        二、人之道:即道德、道义,人的行为规范。
        三、政之道:即正确的政令、规范和法度。如《尚书•洪范》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四、天之道:即一般规律性的概念。如《左传》曰:“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
        五、宇宙的本原:如《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六、引导、治理义(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之第二个道字。《论语•为政》曰:“道之于政,齐之以刑”。
        七、个人的、或流派的思想、学说:如《论语•里仁》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观之上下文,本道字取第二义,即人之道,即道德、道义之义。
        ⑦仁:《说文》曰:“仁,亲也,从人从二”。《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曰:“仁者爱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当中最核心的概念,包涵甚广,因兹事体大,此处暂不述。
        ⑧与:即欤。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本书中的“欤”都写成“与”的。


白话试解:
            有若先生说:“一个人为人是一个孝悌的人,却喜欢冒犯上位者的,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位者,却喜欢作乱的人,就更不会有了。一个以成为君子为志向的人是会专致于事物的根本处的,根本建立了,人之道就产生了。孝悌啊,应该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解读:
        本章是孔子弟子有若的关于“学”(为什么不直接说“学习”以后会有解释)的核心内容,和以“孝悌”为根本的“人之道”的论述。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社会意识形态、高层建筑方面的重要性是远高于其他方面的。孔子对于弟子的要求也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的。因此,孔子才会对志在于“学稼”、“学圃”的樊迟,毫不留情面的批评其为“小人”(《论语•子路》)。
        故此,《学而》的第二章就是孔子教学主张里的根本核心——“志于道”、“据于德”。
        为什么把有若的发言安排在第二章呢?我们认为,这是有原因的。
        其一,从内容方面来看,这段论述和孔子的“学”之根本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在本篇第六章,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明白说明“学”的根本就是在于一个人的德行、道义方面是否做到了社会道德、社会次序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了这个基本要求了,才可以“学文”。
        其二,从文理方面来看,有若的这段论述是代表孔子的弟子,对于先生所阐述的“学”的目的、宗旨一个心得报告,以发问的形式启发学人的思考。并且,从这样的编排来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我们对于第一章的主张是对的。在上章,我们说过,第一章主要是孔子对于“学”的阶段、所需心态、目的、宗旨的总结提炼,是对大众发言的,而不是宋儒认为的孔子在故弄玄虚的对自己一生所做出的概括。
        那么,为什么本章选择了有若来代表大家发言的呢?这是因为第三个原因。
        其三,在有若跟随孔子学习后,其同门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了解,认为有若不仅仅是容貌似孔子,其言谈、见解、主张也是似孔子的,便在孔子去世后,相当部分的学生便共尊其为“子”。
        《礼记。檀弓上》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当官后又失去官职)于夫子(即孔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希望丧后尽快贫穷,希望死后尽快烂)。”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这不是君子应该说的话)。”曾子曰:“参也闻诸(之于)夫子也(我的确是从先生那听来的)。”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我是和子游一起听到的)。”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这肯定是先生针对某件事而说的)。”曾子以斯(代词,这)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了不起啊),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居住在宋),见桓司马(人名)自为石椁(棺外之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像这样子奢靡的),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了还不如迅速腐烂了好啊)。’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人名,此时是离职之后)(返也,回国),必载宝而朝(尤言贿赂)。夫子曰:‘若是其货也(像这样子行贿的),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了还不如赶紧贫穷的好啊)。’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对了),吾固(坚信、坚决)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给中都制定礼法),四寸之棺(棺板厚四寸),五寸椁(椁板厚五寸),以斯知不欲速朽也(从这里知道先生是不希望尽快腐烂的)。昔者夫子失(失位)鲁司寇,将之荆(将要去楚地),盖先之以子夏(先让子夏打听消息),又申以冉有(又让冉有去联系),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宓子贱治单父的时候,刚开始时事必躬亲,很是劳心劳力,后来听从了有若的建议后,才“琴瑟而治”,悠悠闲闲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的。
        不过,有若的才学还是不如孔子的。在《史记》里还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不要当心,商瞿四十岁后会有五个男孩的)。’已而果然。敢问夫子何以知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孔子不仅文章、道德、教学方法冠绝天下,而且对于星相、面相、政治、军事等等也是很精通的。
        
        至于“孝悌”,我们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应当为这个词语正名,还其朴素的、本真的“原义”。
        孝道的倡导,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一种美德。但自汉朝以“孝”治天下后,这个词就慢慢的被封建统治者有意无意的添加了许多额外的、甚至是反动的概念进去了。当代一些学者对“孝道”的批判比较多,其中更不乏有措辞激烈的言论。但在我们看来,这些都是无损于孔子的伟大的。因为,后世对于孝道的观念大都不是孔子的本意。
        我们先来看看“孝道”的大体发展轨迹。
        “以孝为政”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论语•为政》上载:“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在《孝经•开宗明义章》上的第一句是:“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应该说,孔子遂于“孝道”要为政治体制服务的主张是比较明确的。
        但是,我们认为,不能仅仅看到这一点,就可以认为孔子是为封建主服务的。任何脱离时代而对事物进行孤立评论的方法都不是公平、科学的方法。在孔子的那个时代,各处军阀割据,天下乱象已生,国与国、家与家、家与国的争斗不断,到处都发生因私欲而“犯上作乱”的非正义的战争。在这种局面下,孔子提出的一种在那个时代最适合的政治主张,即用教育、家庭伦理、社会道义从根本上解决乱象,还天下以太平。事实上,中国一千多年的“孝道”统治,其利是远远大于弊的。
        到了孟子,这一主张从理论上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后又把最初的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主张。(《孟子•梁惠王上》)
        春秋战国时代,虽然有关于老人的一些保护、优待措施,但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实施或得于继续。历史的车轮在进一步前进,到了汉朝,我们政府推出了严格意义上的“老年人保护法”。
        汉朝制有《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令册》,是专门保护老人的。政府授予70岁以上的老人长九尺、顶端雕有鸠形的“王杖”。凡持有王杖的老人,可以受到种种特别的优待。在政治上,可以享受“六百石”(相当于郡丞、小县县令)的待遇;生活上,除了定期发给米、酒、肉以外,可以免除其子或孙的赋役,使之专心供养老人;法律上,凡对持有王杖的老人有谩骂、殴打等行为的,比照大逆不道罪论斩。
        汉朝及汉之后的“以孝治国”,还体现在各朝代帝王几乎以“孝”为“谥号”,和科举制度的“举孝廉”上。“孝廉”成为了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
        到了东汉时期,《孝经》被列为儒家七经之一后,《孝经》与“孝道”更是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甚至连帝王都为《孝经》作注,如晋元帝、梁武帝、唐玄宗等。
        中唐时期,自唐玄宗亲自为《孝经》作御注,和统治阶层的积极宣扬,《孝经》几乎成了封建时代家喻户晓的儒家经典。
        北宋时期,理学领袖张载、二程、朱熹等人都大力阐发孔孟儒学的孝道主张,从而使孝悌观念在民众中更是得以迅速的传播。
        宋儒对于孝作了更进一层的解说,宋儒认为“人无孝悌不可,而不全力以赴尽孝尽悌也不可”,鼓动不仅要有孝悌观念,而且要有孝的行动。
        我们认为,从宋儒开始,“孝道”观念的变本加厉,为封建社会“以孝为政”、“以孝治国”的遭人鄙薄埋下了祸根。
    孝者,敬也。孝敬一词是如何嬗变为“孝顺”的过程和历史,我们已不可考。但我们不能不说,让推动社会发展的“孝道”慢慢变成了遭人遗弃的,逐渐变成了反动的、约束社会发展的“愚忠”、“愚孝”,“孝顺”一词的出现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孝敬”,主要要求的是子女要“敬”长辈。在这种语境下,身为更新的、更有创造力的后辈们的能动性要强得多。但“孝顺”,它主要强调的是作为更保守方的前辈们对于后辈的发号施令,要求后辈要从身心两方面“顺从”前辈,这种政治地位上的不平等,和由保守方领导先进方的做法,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至元朝,郭居敬撰辑的《二十四孝》面世,再加之蒙人对汉人的奴化政策,和几代儒家学者的不断阐发,孝悌观念作为一种社会道德原则在一般民众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明朝,因朱元璋的关系,宋儒之理家的集大成者朱熹被捧上了神坛。其著作《四书集注》自元朝皇庆二年(1313)恢复科举,诏定以该书试士子后,更于洪武二年“传注为宗””。从此,“孝道”更进一步的阻碍的历史的前进。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清王朝统治者为了自己统治的顺利,别有机心的大唱“孝悌”,将本章所论述精神的运用达到了令人唯有长叹的程度:原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也可以这么用的••••••
        经过五四运动、批林批孔、破四旧阶段的对儒家文化的全盘否定之后,我们认为,我们有必要恢复“孝”原义。根据“孝”字“从老从子”、“蓄也、敬也”的原义,我们做出了如下的解读,即:
      
         孝是一种人类天性就具有的原始情感和行为,在我们中华文明里,我们灿烂的文化赋予了她更为全面、丰富而具体、实际的内涵,作为一种以建设和善的、高尚的家庭伦理为目标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的孝文化,在当今世界和遥远的将来,必将继续为我们人类、我们的民族做出卓越而不可磨灭、不可替代的贡献。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发表于 2008-7-12 15: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宁德

回复 1楼 桂里横笛 的帖子

啊!又有新的了!
等有空时好好学习学习。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发表于 2008-7-12 18: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宁德
与现代德育中提倡的“亲情教育”、“感恩教育”息息相关。学习经典、儒家学说只是手段,目的在于存精去粕。中国现在德育状况真令人不敢恭维。
百善孝为先,只有爱亲人,才能去爱身边的其他人,进而爱乡,爱国。
回头看看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地区,至今依然很认真地奉行儒家有关“仁、义、礼、智、信”的教育,他们的人民道德水准令我国大陆人民深感汗颜。中国人到国外后,也是声名狼籍。难怪台湾学者龙应台在大陆演说时讲道:“你们天天骂台湾去中国化,而真正去中国化的却是你们自己!”,不令人好好反省么?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19: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厦门
原帖由 丐中丐 于 2008-7-12 18:08 发表
与现代德育中提倡的“亲情教育”、“感恩教育”息息相关。学习经典、儒家学说只是手段,目的在于存精去粕。中国现在德育状况真令人不敢恭维。
百善孝为先,只有爱亲人,才能去爱身边的其他人,进而爱乡,爱国。
回 ...


        不过,幸好的是,现在政府方面也逐渐意识到这方面的不足了,这几年的变化还是蛮明显的,明里暗里都扶持了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组织和活动的。特别是温州、福州、南京、厦门、上海、天津、广州、北京等大、中城市,还是有相当部分的80后的年轻人在年长者的带领下展开了一些传统文化的学习、复兴活动,小弟也甚是接触了一些多才多艺、以振兴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年轻人的,心中甚感欣慰!
       另外,对于论坛里的一些不识传统文化的真面目,就胡乱呼喊“打倒”的人,其人罔故治学之精神,尚不足于论道,仁者诸君倒不必太过于较真了——置之一哂已足以。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发表于 2008-7-13 10: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宁德
学习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发表于 2008-7-13 12: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福州
闹了半天,原来你是怕别人造反啊!哈哈……

各司其职,各守其事不就是孔老二所说的那个“务本”吗?孔老二的学问没什么好学的,在他之前,早就有人说过类似之话,而且说得比他还具体。齐相管仲早就说过“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其所说的就是牧民之本。他还说过“故上不好本事,则…”、“有地不务本事…”、“四曰不好本事…”……之类的话说过好多,而孔老二就只在那叫嚷着什么:你们一定要守本份呐。之类的屁话,根本一点实际情况都不讲,这谁不会叫?把人教导得愚木得不知怎么形容好。
孔老二的言教,用在老实人身上倒是很有效,对于那些不老实的呢?会听吗?搞笑。还不如法家条文来得直接与有效。
你知道什么叫过什么来着就不及什么来着?孔老二就是这样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发表于 2008-7-13 12: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福州
说了半天,忘了件事了。你知道你的本份所在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学人家叫嚷什么“本”啊,什么“份”啊,你不觉得可笑?
你还是先回去让识清楚你自己是谁,你该干嘛干嘛去,在这吵吵嚷嚷干什么?还是基督教的一句名言来得好:“认识你自己”。自己首先就不知道自己是谁,谈什么“本”啊?我说还是老老实实作好你的工作这才是最大的“本”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发表于 2008-7-15 00: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宁德

回复 7楼 chongsheng999 的帖子

偏偏要再顶一次!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09: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宁德
出差几天,今天刚回来,一打开这个帖子,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了。对于chongsheng999兄的评论,小弟只能说,估计您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真的是太少了,还有,看帖子的时候也太不认真了,没有发现小弟的立场。
        还有,谦虚不仅仅是一种美德,还更是治学的一种基本态度——这里的谦虚是指我们要用最大的诚意去了解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我们有多大的诚意,就有多大的收获。
        最后说一句吧——对于反对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的人来说,大家都是新时代的年轻人,您们接受的教育,也是我们所接受过的!——您们看过的言论、学说(或者说是一种看法),我们也都看过。而我们所了解的,您们却未必能够了解!
        比如,您知道孔子“执中都宰”、“执相事”、“堕三都”、“夹谷之会”等事迹吗?您知道法家、墨家的传承都是从孔子那里来的吗?您知道“儒分八家”吗?您知道齐桓公、卫灵公、楚昭王等人和孔子的恩恩怨怨吗?您知道董仲舒“独尊儒术”尊的是哪一儒吗?您知道孔子掌握了那么多的人才、在国际上享有那么高的声誉,为什么不造反吗?您知道儒家的发展历史吗?您知道汉儒、宋儒和明儒与原始儒家的区别在哪里吗·········
        可能,您都不大清楚的吧?!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发表于 2008-7-15 17: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福州
本末倒置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