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话管理之二——徘徊与迷茫之中的探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5 09: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福建福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易话管理之二

——徘徊与迷茫之中的探索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间,秋天又到了。哎,一年又快过去了,而我还是……
回想起当初,做一个选择,那是何等的洒脱?!而如今,却举步为艰。是啊,人心里一旦有所畏惧,也就变得犹豫起来。而人若是一旦变得犹豫不决,举止也就同样变得举棋不定,也就很难再能做出什么抉择了。当初,在福大图书馆遇到她的时候,那种“此人将改变我一生”的直觉感是何等的强烈,前所未有。随后心想,假若上天真的安排了这段感情给我们,如若我不选择、我放下了,结果当会如何?抱着一试的想法,我大胆的做了个选择,结果正是因为这个选择,一扇陈封以久的大门就此打开了。同时,做为一种失去的补偿,上苍给了我一样梦寐以求的东西。这样东西,在现在来说,虽还谈不上什么一生的寻求,但至少可以说是一直以来,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的答案。当初,当我寻找到那个答案时,那种喜悦之情,真不知当如何去表达。然而随后,我却发现了个问题,不禁的让人怀疑起了一件事,难道所谓的选择只不过是一条早以安排好了的路让你去走?于是便想极力去摆脱开来,结果事与愿违,反而为此反溅了一身的泥。我算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没办法啊,这东西就像臭狗屎,一旦粘上,想摆都摆不开。都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都是狗屁,怎么个与天斗法?你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早就被人家安排好了放在那,专等你去都还不知道,你还能斗?还能怎么去斗?难道还有可抗性可言吗?本还自信满满的认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命运之说,可是……。一时间倍感失败与无助,不知当怎么做好,也不知该怎么做。人生走到此之后就如同突然间失去了方向标一样,不知自己当何去何从。每做一件事都在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冥冥之中的定术,如果是,我不做,你能拿我怎样?如果不是呢?哪你当不当去做?好迷惑,毫无目的性可言。想就此放下,不再去思考,可回过来一想,不行,你怎么知道这东西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一切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谎言呢?那又当如何?这东西,可真就成了个悖论,让人犹疑而不决,也难以决策。
回过头看看,跌跌撞撞的一路走来,感觉……。哎,不说了,说多了又得踩狗屎了。这东西,说不清,理还乱。想想今年的台风,怎么又被我不幸言中了呢?心底还正在上下不定的犯嘀咕之时,还好终于又来了个强台风,这回心情总算舒畅了些,也用担心又被说中了。人吗,出点错因当算是正常的吧,可是你老是这样乱说乱说的,早晚是要遭天谴的。一想起上次那场台风,心里就拔凉拔凉的,至今仍心存余悸。哎,这东西。
其实“道”这东西啊,不增不减,谁要是从中拿走些什么,它一定也要向其索回些什么。不然怎么会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呢?所以你根本没必要因为得到点什么就沾沾自喜,也没必要因为失去点什么就郁郁寡欢,不然,也就根本就没有什么佛家的什么轮回之说了。关于轮回之事,我想应当是存在着的,不然这个世界早就会因为失衡而崩溃了。因此佛陀教育人们因当注重修行,以求早日得道升天。其实这里所谓的得道,指的就是将生命之弦置于平静。所以在得道之前,必须明“道”,只有当你明白了“道”是什么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所以佛教对参悟这一修行也是很强调的。其实我感觉,当一个人在明“道”之后,至少应当有二条大道可供选择,而不单是佛陀所指引的那条路可走。第一条路,也就是佛陀所说的自觉而又觉他的成佛之路,及则由此而演生出来的自觉而未能觉他的菩萨之路。另一条则是千年以来,一直流传在人们心目中的三皇五帝所走过的那条路,及由此引申出来的不能为,而可引导他人为的贤能之士之路。不论是佛陀所论述的修身之路,还是三皇五帝所走过的治世安邦之路,其实质都是用特定的方式或方法,将那根冥冥之中波动着的琴弦置于平静,或是将其调和出悦耳的琴音而不是紊乱的燥动。老子这人,是个明道之士。他知道越是简单的东西,其出现紊动的概率也就越小,也就能越接近于道,所以他才强言五千言而去,而其所言之词,都是极其简短之语。所以由他所兴起的道家学派,也都力求于简。是啊,简约是一件好事,至少简单的东西,当其在出现紊乱之时,你更容易掌控一些,而繁杂的东西,也就不太好控制了。突然想起个问题来,孔子思想,其实只是在追寻三皇五帝的治世之道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而其所倡导的礼治,也只不过是人家用于调和社会一种工具。按理来说,偏于倡导这种东西,应当算是一种偏失,更不可成为后世的治世准则。然而中国历史却奇怪的将其列入圣人之列,这难道就不是个问题?我不是在这里贬低孔子,孔子做为一代至胜先师,是很值得人们去尊崇的,但尊崇归尊崇,不能因此而偏执的去认为他的学说就是安邦定国之不易圣经了。平心而论,孔子思想与三皇五帝之路,相差还是相当的远的。难道不是吗?你看看,三皇五帝所行之路,推崇的是什么?是和谐。没错,孔子也在学三皇五帝之说,在极力在倡导和谐,然而其学说呢?倡导的是什么?不是别的,只是秩序而已,而且还是秩序其中的一种——礼。这难道不算是一种偏失吗?连孔子也承认其学说只不过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已。我没说谎吧,这可是他自己亲口说的。要安邦定国,难道只靠这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够了吗?显然不够吧!更何况其还只是秩序其中的一种——礼。大凡一个国君,要牧其民,都需要哪些东西?一、食;二、力、三、货;四、秩序(其中包括阳礼与阴法);五、号令、赏罚与斧铖——器;六、信息。这先前都论述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由此可见,单靠秩序是安不了邦,更定不了国的。这是其一。其二,中华文化向来都十分注重五行学说的,以黄老之术所代表的玄学自然就不用说了,你看无论是医学,还是建筑,或是中国古代兵学,哪个不在讲五行?可以这么说,五行思想早以深入影响到中国古代人们的方方面面,而孔子言论却很少提及,这难道不又是一种缺失吗?五行思想为何能如此深入广范的扎根于人们心中?除了三皇五帝的影响力还会有谁?!要知道,孔子是在学三皇五帝的定国安邦之术的,三皇五帝所重视的东西,到了孔子这里,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难道不又是一种不足?难怪乎在孔子问道于老子时,老子对其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为什么?因为在古人看来,五行是变易的由来(当然,阴阳变化是其最主要的原力),由于五行不断在变化交替,导致了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于是乎就有了“君子得其时则贺,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的思想的出现。很明显,如若将老子这段话翻译成今天的大白话,其实是老子在告诫孔子:你所问道的礼治,只不过是古代君王用来调和社会的火德工具。使用它,如果遇到火王时令,君子则将乎摇直上,若是遇火凶之年,那将举步为艰。由此可进一步窥得,古代君王定国安邦之术还是很讲求时令的重要性的,认为什么时令当行什么政策,只有这样,方可达到国泰民安。这也就是说古代君王施政是依时令变化而变化的。关于这一点,其实可以在《管子·幼官图》中可以得到映证,《吕氏春秋》也很是能说明问题。而孔子不认识其中的原由,听不懂老子的话,只能说孔子在学习三皇五帝的治国安邦之术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是不完善的,是有偏失的。春秋诸子百家,从三皇五帝那里头各自独得一术,自成一派,然后相互攻击,其实这根本就是豪无意义的事。在我看来,最明志的还数管仲与吕不韦两人,不偏不倚,可是后人怎么就将两人列为杂家之列,而把孔子之教列成了正宗,这事确实让人费解。
管理之易,是随时令变化而变化的,而不是什么一成不变僵死了的东西。不知大家是否看过《功夫熊猫》这部动画片,不知大家对其中当宝打开书卷时,却发现原来里面空无一物有何感觉?其实动画片里将其解释为“所谓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是错误的。以其说其错误,不如说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这样说或许更为合理一些。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其所现想表达的意思应当是“无”,“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道”,或许解释为佛家所说的“性”更能让人容易理解些。其正确的解释因当是“见性”,除了认识出自己,还应当认识到别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而不是说让你一味的放开束缚,或者是一意去激发自己的潜能。试想,不知已亦不知彼,能战胜对方吗?什么叫“见性”呢?也就是说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属性。目的在于什么地方呢?用在自身方面上则是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若是用在敌手上呢,则是让一物去降另一物。这就牵涉到了五行生克的问题。当一个人能达到所见即所识其性,然后随及应生出相应的办法去化解来式,那才叫做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虽说在印度没有五行之说,但是至少四行的说法的。不然怎么会佛教传到中国来后,便多了一种超脱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的说法呢?我突然发觉,其实五行思想,应当算是一种很科学的方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五行可以用来概括很多东西,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简化了再论述与认识,从而达到“易”的目的,这是其一;其二,对处理起问题来,或许将带来极大的方便,因为很多东西,在此都将得到简化,所以可以实现易识与易解。没有十足的证据表明孙子也谈五行,也没有十足的证据去说明孙子不谈五行,如今现传的《孙子兵法》,多多少少是可以看到一点五行的影子的,但好像又拿不去确实的证据来证明它。黄老之术是讲五行的,《孙子兵法》是黄帝一脉而来的,没有理由认为他就不讲五行了,况且五行生克,向来为古代兵家所重视。但是我们为何却又看不到其中的五行,或许在春秋战国那个年代里,人们谈惯了五行,觉得与人谈五行显示不出什么本事来,于是就不谈五行。大有那种尚易者不占的气势,而是把五行化于言论之中,所以我们也就不再能看不到他们谈五行了。其实五行还是很有道理的,也是一个挺好用的工具。
当路走到了这里后,冥冥之中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卡住了,前面的道路却变得迷茫起来,冒似亦冒非。想继续往前探索下去吗,心里却一直在犯嘀咕。正如前面所说的,人一旦心里有所畏惧,行动也就同样变得犹豫而不决,不但成不了动力不说,反而更多的是一种阻力。想想以前那种冲劲,那种为了追寻一个答案而豪不惜时间的去寻找,甚至拿感情当试验品去试验。然而如今,怎么说呢?……
老子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鱼。什么意思呢?其实其所讲的就是指治国与烹饪一样的道理,讲求的都是五味要调和。如何去除小鲜的腥臭味而又保有足够的鲜味,这是煮得好与煮不好小鲜的关键。治大国与煮鱼也是同样一个道理,每一时期都有每一时期的特点,既然有特点,那一样也是有其所不足的。如何扬其所长而避其所短呢?五行生克理论的优势便在这里突显出来了,而且中医在这方面又将其运用的炉火纯青足以说明这是符合客观事实的。然而你怎么知道你属于什么呢?这就是前头所强调的要“明性”。只有“明性”了,知道了自己是谁,也知道了你所处的周围环境是什么,做事才能有的放矢。正所谓的“见性成佛”也就是这个道理了。哎,这个世界,太花,太杂了,让人根本没法去判断什么是什么。万一某一天,谁真的能看清这个世界的话,那恭喜了,他不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那一定也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佛陀(觉悟者)。这就是前头所说的,冒似大光明的时代。可惜我是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了,觉悟不了啊!
真不知伏羲氏长着一颗什么样的脑贷,怎么就创制了八卦呢?真的太厉害了。以其说其厉害,不如说他看清了这世界的本质。为什么这么说呢?看过《连山》的人,我想应当都明白,其实《连山》所明的,就是这个社会的本质问题。正其所谓的“我画八卦,上下而咸安”。真的太伟大了,我们应当感谢我们民族在创世之初就有过这么一位如此了不起的人物,要不然,也就成就不了后面的杰出之士了,更不会有我们中华文明的博大与精深了。可惜一个问题让人一直感到困惑与不解的,就是孔子不是一直在追求三皇五帝的治世之道吗,而他怎么就在这方面就没反应呢?不懂,真的搞不明白,或许这也正是我对孔子一直不解的一个地方吧。
在这里,我们先对《连山》做一个肤浅的探索,如果今后继续朝这条路走下去的话,那这当是未来《易话管理》续篇的发展方向。如若我不走了,那就算给后来者一个指引方向,就当做一个参考吧。假定君性崇属金;臣性伏属木;民性列属土;物性兼属木;法性潜属水;礼性连属火;兵性藏属金;信息性迭属土(其中本是阴潜、阳连、象迭的,那是《连山》对社会更一般的本质属性的描述。在这里,我们谈的是管理问题,所以用法、礼、信息代替)。举一个看起来很不错的实例。为什么说看起来很不错呢?那是因为我不懂医,对于这种病状,到底是不是当用这个方来解,我是不懂,没权发话说就是这个样,所以只能写出来与有兴趣这个问题的人来探讨探讨。就拿春秋战国说事吧。大家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纷乱,于是孔子便认为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各诸侯国不守臣道的结果,于是倍加强调礼制的重要性,借希望以礼制化解天下战乱,救民以水火之中。我想这应该就是孔子当时的相法因当没错吧。可是既然是臣道不守是社会动乱的根源,而臣属木,虽然我还不太懂这病木属虚还是属实,那总当说是病在木才对吧,木病以火(礼)泻之,就能使当时动乱的社会安定下来吗?是想,当时王道衰微,即金弱,弱金再遇火克,金不就更危了吗?!这还不导致社会进一步失衡那还会有什么结果?显然这是行不通的。孔子之所以其术在当时行不通,当然也就情有可言了。所以若是木实之证,当以培金罚木才对;若是木虚之证,当注水育木才是(我不是医学家,对于这个是不是用这个方来解我不懂,只是外行人用冒似正确的方法随便说说,还望懂行的不要见笑才是)。如是培金罚木,既然是由君道衰微引起的,那当是藏兵助君道才是。至为什么伏羲将兵性定为“藏”而不是别的什么,这事我就不懂了,假若伏羲氏在世就好了,这事不懂就可以问他,不过这事好像是没什么太大的机会了吧,因为当今之世,能明白《连山》的,我想应当不大好找。不过老子也说过:“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孙子也讲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看来他们当是一路的,很多地方都是很契合的。当然,这是题外话,不过也要提醒一下的是,司冠机构也属金的,不过这金用来治什么的,这就让人不大清楚了,毕竟《连山》好像是没提到它,让人搞不懂。如若反过来的话,若是注水育木的话,那应当是在加强法治才对也不当是用礼治。由此看来,管仲辅齐所做的事,与安定当时混乱的局事还是对路的,只可惜他死得早,让小白在他死后把他的事都给败关了。后来秦以兵强国,以水德立政,统一天下当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只是在秦统一天下之后,社会大局变了,病根不再是木症了,而始皇帝却还是依然走老路,其国不亡也就没道理了。凡事没有绝对的标准,一时有效的方,不定世世都有效。事事根本就不存在不易的方法,也不可能存在。所以当《功夫熊猫》中的宝打开那本卷册中却发现其空无一物,其中的道理也就在于此了,《功夫熊猫》这片子拍的是不错,只可惜它在讲述这个道理时,有所失准。


[ 本帖最后由 火凤凰 于 2008-9-15 09:42 编辑 ]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23: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福州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过几天将《经世年表》也发上来,不知是否有人支持的吖!没人支持的话我就不发了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2: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福州
喉喉,这份年表没人想要啊?这可是人家花费了大半年心血编制出来的啊,不说大半年吧,好歹也花了四五个月折腾完成的,居然没人识货?!若换到别处人家还求之不得叻。既然这样,那就算了。今后就不要说我对大家有什么东西藏着瞒着,大家都看到啦,是没人想要啊!这贴子为证,就不要再来抵赖了。到时就不要再反过来怪我喽!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发表于 2008-9-18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宁德
是原创吗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19: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福州
晕,还有人会问这问题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