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10元钱,得病有人管”。近些日,福鼎农民间流传这么句顺口溜。福鼎市作为我省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之一,于10月1日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2月1日起参保的农民看病可以报销。 据调查,福鼎市57万人口,农村人口占47.9万,农民致贫返贫的原因70%是由于看不起病。福鼎市在近年农村取得巨大变化的基础上,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让农民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最大限度受益,缓解农村因病致贫和看病难问题,成为广大农民脱贫奔小康的新平台。 连繁化,65岁,家住沙埕镇南镇村,原本不富的家庭不堪桑美重创,她说要不是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她多年的大隐静脉曲张这毛病恐怕要扛着进棺材,这次住院虽是东借西凑了5000元钱,共花医疗费4191元,却报销了2674元,记者见到她时,她正拿着报销的2千多元钱,感激地说:“有政府替我出一大部分钱,我这病才敢去治呀。”听起来这个灾区村民的话有点辛酸,但却能感受她得到实惠的欣喜。 在点头镇观洋村,刚做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村妇魏亚玉,谈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她一个劲地说好:"要不是农民可以参保,这次生病,家里又要大半年地紧巴,这几个月会钱啦什么的家庭开支就犯愁啦,这个医保算是我们农民的救命草了。"魏亚玉这次手术花了4298.03元,报销了3887.5多元,她说这报销的三千多元呀,是她老公辛辛苦苦种菜大半年的收入。 “合作医疗这事好!农民看病也能报销,而且一年交10元钱,算起来得病时可得到2-3百倍的补偿,划算!就是不生病,交10元钱能平平安安也跟到庙送香钱一样的,是件好事!”患泌尿系统结石的龙安玉岐村村民王华杨出院后跟乡亲这样说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 在走访沙埕、白琳、点头、店下、桐城等乡镇时,我们听到“合作医疗这事好”“我要参保”这样的声音来自广大农民的内心。在这次推行福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福鼎市多方位做好宣传工作,市委市政府、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市卫生局、各级政府密切配合,市里组织召开了福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动员大会,编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手册》发送到每个农户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举办多期有关新农合政策及业务管理培训,在各乡镇卫生院开设新农合知识宣传栏,组织卫生、医保、乡、村干部深入农村,向农民宣讲相关政策,消除农民“交钱给别人花”的小农思想,“没病保病不吉利”的迷信思想,帮助农民树立健康保险意识,引导农民自觉投保的行为,日前,各村的村民都争相参保,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都托邻居亲友代报名,生怕错过机会。 为了办好医保惠民这件事,福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资金上由中央、省、地市、县四级政府共补助每个参合农民40元,农民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缴纳10元,资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管理,专款专用;在报销比例上采取“分级计算、累加支付”的办法,参合农民每人每次住院的医疗费用,在起付线以下或封顶线上的均由个人负担,参合农民符合合作医疗基金支付范围的住院医药费每次达到起付线以上及封顶线以下部分,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按规定补助住院医药费用、其余的个人负担,每次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按规定比例补助住院医药费用不足30元的,按30元给予补助,参加当年度住院医药费用补助总额最高可达2万元。 这项工作在启动推行过程中,各级领导给予十分关注,福鼎市市长郑其桂市、副市长陈梅、卫生局局长赖思敏等有关部门领导多次奔走在各乡镇网点,了解参保情况及报帐工作的准备情况,12月1日这天,为高效地处理解决参合农民报销事宜,福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启动网络报账系统,在前期充分的准备下,福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规范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农民看病报销工作便捷有序,农民脸上有了满意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