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访英归来话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8 02: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福建宁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看到置顶的帖子,不禁想转篇年前朋友写的一篇

<访英归来话教育>原文链接:
http://bbs.edu.sina.com.cn/?h=http%3A//bbs.edu.sina.com.cn/g_forum/00/29/00/view.php%3Ffid%3D20011%26tbid%3D4176&g=6

[ 本帖最后由 damnedsoul 于 2007-3-8 03:01 编辑 ]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楼主| 发表于 2007-3-8 02: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宁德

Keenkle批语:

又重头到尾看了一遍原文。作者很多地方并不是不“求实”。但是根本问题在于作者在写之前主观上就有一个先定好的基调:
英国要比中国好。

作者拿来比较的这个实例是“教育”,进而延伸到“国民素质”,再而到“文化”,一直到……让人可以进行联想的各种扩展性。

我觉得这种思维方式和传播中西差异的方式有绝大的问题和危害。这其间的毛病远远大于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起到的积极方面的作用。因为用这种方式进行宣传的文章我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这种文章往往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与中国人目前对一些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未来方向的迷茫产生共鸣下,结果造成近百年来一直持续、阴魂不散的对“西方”的迷信和敬畏以致潜意识下的悲观自卑。

试问读完全文,读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英国人都彬彬有礼、素质奇高;
——英国社会制度健全、治安良好;
——英国人生活富裕悠闲而充实,英国人不用象中国人一般付出,但是却能获得更好的回报。
……
总之,太神奇了。什么都好,但是为什么?——作者只能反复的说,都是因为社会富裕,富裕是为什么?是因为他们百多年前掠夺过世界,其中也包括我们的祖先。因此,由于英国人的祖先在百多年前(是的,用“不法手段”)掠夺过世界,因此他们的后代现在非常幸福。而由于我们的祖先百多年前被人掠夺,而导致我们这代或这几代人必须承受“人多”、“社会负担重”、“社会不富裕”等等后果,从而导致这篇文章所说的“教育问题”以及可以让读者充分想象和引申的所有其他”中国社会“的问题。

因此,我觉得作者通篇看上去都是在说教育,却实质上是在用教育来证明自己脑子里潜意识下的观念:
英国(西方)比中国好,而且这是一个中国人必须悲哀的接受的事实。

这是我说的它起到的反面的作用。——提出各种无法解决的“大问题”,然后归结于悲剧的现实。而我们必须悲剧般的承受。(或者象作者一样:能送子女上英国读书的就赶紧。不能的,至少也要象作者一样,去呆个十天半个月,开开眼界……)

再客观的看看文章正面真正“解决了”哪些问题?
- 呼吁家长不要盲目的送子女出国;——这一点是非常正确的。可惜在这篇文章里却恰恰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为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理所当然的接受作者表达的另一方面更强烈、更严重的意思:国内教育问题更大,把孩子留在国内就是等死。
- 呼吁不要找中介公司;——这点我是赞成的。
- 呼吁减负,让孩子充分发挥自我空间;——这一点是正确的,但同时又被作者自己推翻了:“实际上学生的负担透视着整个社会的负担。要想把学生的负担减下来,不是大学扩招、行政命令、几项改革措施、几个典型介绍就可以达到目的的。”——由于我们的社会负担还存在,所以,即使明知道减负是对的,孩子们还是必须悲观的承受各种负担!
- 也许还有一些正确的观点,我将会在详细的摘评中点出来。

已经说了这篇文章最根本的问题,接下来在这个基调下我将会对文章进行详细的摘评。

要知道看一片文章的意义,要看它表达了什么,给读者整体上传达了什么信息,而不是看它写了什么。作者通篇写的都是”事实“,每句话拿出来看都是写的真实的事情,不负”求实“的态度。但是表达的信息却恰恰歪曲的“事实”——为什么?很简单:舍本逐末而已。

或者更通俗的说,只看到了表面,却试图用现象去证明早已先入为主的错误本质。

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从同样的现象入手,证明其本质并非作者所说的那样。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楼主| 发表于 2007-3-8 02: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宁德
(原文)
之一:
早上九点左右,听到敲门声。抬头看到两个男孩儿,一个10来岁,一个12岁,拎着水桶,拿着抹布站在门口。与女儿交谈后,送走了他们,才知道这是一对兄弟,想利用周日时间打工。他们挨家挨户地揽活儿。为别人擦车,擦一次五英镑(约合65元人民币)。看到他们远去的身影,心中不由生出无限感慨。

非常想追上去与他们交流交流。想到我们的家长往往利用星期天逼着孩子上各类所谓的“培训班”,哪位家长也不会让十一二岁的孩子周日去挣钱。这种东西方家教观的差异,造成了中国与西方孩子不同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结果。也直接作用于社会,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现象。结果我们的孩子学上的越多,创新精神、独立精神越弱。而西方的孩子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并不多,创新精神、独立意识却很强。

我们的家长过多的呵护,过多的干涉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的锻炼机会,把他们变成笼中的鸟,手中的风筝。纵然有蓬勃的活力和才气,也被我们家长扼杀在萌芽中了。我很难判定那对小兄弟在学校是否是优秀学生。但我敢肯定,将来这弟兄俩一定会是一对能够自立于社会、不让父母为其操心的人。他们要比在父母百般呵护下的孩子幸运。

我久久沉思:我们的教育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吗?

中午,到街心花园看到一些年轻的父母带着自己2、3岁的孩子在这里玩。孩子个个长的都很漂亮、可爱,洋娃娃似的。与我们不一样的是,他们没有把孩子抱在怀中的。全是让孩子随便跑。一些不会跑的孩子在地上爬,父母开心地看着,没有人怕弄脏了孩子的衣服。




评:太夸张了。人家只不过是想挣点零花钱而已。这种事情在国内年轻人中也不是没有。而且这在英国并非普遍——不是“每个”家庭的小孩都会在周日去挨家挨户的擦车的。事实上英国有能力的父母也会给他们的孩子请家教。有条件的孩子也会利用周末去玩一些“高档次”的东西,如摄影、看戏、阅读、学琴……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独立意识”。确实,我要承认西方小孩的“独立意识”要比中国小孩的强。但是原因不光在于教育。因为事实上,西方成年人的独立意识比中国人也要强。西方人的生存危机感普遍要比中国人紧迫,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东西,是西方科学、文化、历史发展的原动力。西方的文化就是一种侵略、战斗、生存、改造世界的文化。因此,当家长看到小孩摔倒在地上不去赶紧扶起来,是因为他们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他们自己也是这样长大的,所有人都是这样长大的,换句话说,这并非是有意识的教育的结果。

再说文中提到的中国一些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在这个问题上我是同意作者的观点的。其实中国目前的教育问题已经如同过街老鼠,从家庭教育到整个社会教育体制方方面面都成为大家公认一致、竞相诟病的话题了。但我还是要说,这篇文章犯的错误不在于对这些问题进行抨击,甚至也不在于“提出问题而不解决问题”的哗众取宠又一无用处的做法。而是作者先入为主的用“西方”文化中的一些色彩鲜明的地方来和中国目前教育上一些龌龊不清的问题进行比较,从而给读者造成了另一个更为严重的意识上的影响:西方比中国“好”。——这个意识是错误的,而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和传播,更是危害的。

当然,关于西方文化的问题:究竟这种“独立意识”以及其根源“生存意识”是否值得中国人学习和反省呢?如果是的,应该怎样学习呢?怎样跟自己的原有文化相谐和或者相推翻呢?这些远远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围,也超出了我目前的智力所能及的范围。希望今后能有机会解答吧。(——突然发现原来我也是“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呵呵。)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楼主| 发表于 2007-3-8 03: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宁德
(原文)
之二:
今天,女儿与老师约好,让老师写一封推荐信,拿着这封信和大学本科成绩单就可以直接报读研究生了。通过互联网报名。

尽管我早就听说,英国研究生的录取方法,但是仍感到意外。这里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度所达到的水平让我深感惊讶。如果这种制度放在国内,当研究生拿到 大学本科分数与推荐信时,首先想到的是这分数可靠不可靠,学生与老师之间是否有后门关系。这种对别人的不信任,每个人都有。我在招生中也一样。对每一份老 师的推荐信与熟人的介绍我都持怀疑态度(当然,也因为我常常上当的缘故),诚实守信在这里只是一个装饰性口号。人与人失去了真诚,失去了信任,还有什么友 谊、关系可保持呢?

人们分析西方文明,其实更多的是包含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诚信的关系。他不是靠轰轰烈烈的运动,比如我们搞的形形色色的文明教育活动,就可以实现的。 诚实守信要成为一种社会规则,象空气和水一样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生产乃至生命中去。人们象遵守自己的生活规律一样遵守这些社会公德,象维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 护别人对自己的信誉。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又会怎样对待别人呢?

中国孩子出去留学一部分通过各类考试出去,例如雅思、托福、GRE等。而更多的是一部分在国内学习情况不好,考大学或者上好大学希望不大,通过中 介走出去的。对孩子出国,我一直心存疑虑。害怕被西方开放的风气给带坏了。确实也有不少孩子因出国不会独立安排生活,而变得颓废、乃至堕落的。女儿周围的 一些有钱人家的孩子确实不象话。我一直在替这些孩子的父母感到委屈。

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女儿和在家相比,独立意识增强了,不论选研究生院还是找老师写推荐信,出门办事,都会向我解释自己为什么这样。面对我提供的几 个熟人的电话,她说:“这是在英国,不需要关系,不开后门。他们办事讲的是原则。凭的是自己的大学本科成绩。”拒绝与我提供的这些人联系。

正是有了这种意识,她才有了一种靠自己奋斗成才成功的精神。四月份,她将完成5篇论文(约三万字)。每篇论文被学校评比打分。为了能进入一个好大学,她每天学习时间都在14个小时以上。靠自己的奋斗,不靠父母的提携,我觉得这是她出国的最大收获。



评:关于问中提到的“诚信”,大有意见。——这又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行为,就象恋爱的男女一样,总是把一切美好的想象强加到自己所爱慕的对象上去。

首先,之所以这边读研看上去要比国内更加容易,只是因为英国的教育资源丰富而已。如果中国有足够的教育资源,为什么不让喜欢读书的人继续读书?为什么要设置重重关卡,限制本科和研究生入学的人数?——资源不够因此竞争而已。
其次,作者把这种“推荐人”制度和“诚信”联系起来,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莫名其妙了。英国大学收到了导师的推荐信难道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招收所有申请者么?还不是照样要看本科成绩,照样要打电话给“推荐人”,确认申请者没有弄虚作假,照样要看推荐人本身的资历?

当然,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可能更多的是惊讶于“推荐人”在英国的效力。确实,同样都是推荐人推荐的话,在中国环境下就没有英国环境下那么管用。——为什么?因为客观上确实如此!中国人多地大,没有完善的个人记录机制,也没有任何机构强大到能够覆盖到所有人、跨几十个省进行个人纪录的跟踪和核实。这样的情况下,一个默默无名的普通人说的话本来就确实没有多大效力。被怀疑是理所当然的。
而英国人少,每个人都有各种详细倍至的纪录跟随着:纳税历史、保险记录、所住地址及其历史、银行账号及其历史、职业历史、信用纪录……等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纪录,甚至比中国的档案还要客观,不是随便能够胡编乱造的。因为维护他们的除了政府机构外很多是各个不同的商业机构如银行、信用卡公司、信用记录公司、保险公司等等,这种从几个角度同时的监管大大消除了弄虚作假的可能性。更加重要的是,这些记录都是日常生活中必需的生存工具——比如你要开你第一个银行账户,你必须提供一些硬性的证明:水/电/煤气费帐单(上面要有你的名字和住址,而你的住址也有信用记录!);如果你是学生,你必须提供学校的在读证明和住宿证明(银行打电话调查的时候,学校必须能够证明你的状况);如果你工作,你必须提供公司的信息(你的公司本身更是有更加详细的纪录)……这,难道是作者试图描述的“象维护生命一样维护的”、“自觉遵守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么?不是!这是“规则”,不是“诚信”。而作者向往的,恐怕是另外一种更加中国意义上的“诚信”吧?
因此,讽刺的是:
为了生存,英国人不得不遵守“诚信”;
中国人为了“诚信”,恰恰可以抛弃生命。
而作者却用前者来抨击后者,而试图达到的目的恰恰是赞扬后者,抨击前者!——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事情么?偏偏让我想破了脑袋才想明白起荒谬之处。
最后,回到“推荐人”的主题上,试想,在这样一个信用制度完善、监管力度强大的环境下,普通人尚且不得不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何况大学里的教授呢?因此,客观上的效果确实是:英国的“推荐人”比中国的“推荐人”更有说服力、更让人相信其客观性——因为这些推荐人的“信用”是消耗了众多社会资源、商业资源之后的产物,是一种高成本的产品,物总要有所值罢了。
而现实中的英国,跟作者试图证明的那个人人自觉遵守“诚信”信条的“理想国”毫不相干。恰恰相反,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遵守“诚信”,同样也是为了生存,英国人在狡诈的时候并不比任何其他人种逊色。同时我相信这个规律也适用于任何西方国家的人。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楼主| 发表于 2007-3-8 03: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宁德
看看这篇文章的起头日期,已经是四个月以前了。四个月只写了三段文字,却并不是因为我懒散。其实这篇文章,以及前面开过头的《9月15日早晨,2003》,都是我一直想完成的题目。从第一天真正接触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和这方文化开始,我就没有停止过问自己问题。
问题很多、很杂、很乱,内心里个个都觉得是大问题,但没有一个是有头绪的。
正是因为不断思考而还没有得到自己满意的解答,才不知如何下笔——每天都有新的体会,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每天都会觉得前一天的结论还不够全面,不够准确,不够切中实质……
于是面对着自己连绵不绝的感受与想法,我倒像是一个旁观者,站在一边除了感叹“逝者如斯夫”、惶惶不可终日以外,丝毫不能动弹一下——手中还拿着落不下去的笔!

回过头来说这篇文章。
其实作者跟我一样,也是带着满心的疑问和疑惑来到英国,也是试图寻求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只是他(她)的时间太短了,连思考问题本身的时间都远远不够,更何况寻找答案了。我猜测作者试图要解决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以及内心深处真正的问题,统统不相符,混乱之极。
我之所以这样猜测,是因为我自己也是如此的。而且我相信我们同时代的中国人,面对东西方文化与文明的冲突的问题上,几乎都是如此的。“如此”是指:
1。有问题,心存疑惑。
2。却不知道问题从哪里来。
3。即使知道问题也不敢、不愿心平气和的接受当前的问题。逃避问题。
4。最后尽管明白了问题本身,还是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听上去又玄乎又拗口,不过也只能先这样写着了,等再明白点再改吧。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