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校园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图为新落成的校体育艺术馆)。 这个夏天,福鼎一中如往年一样给了社会一份骄傲的答卷:高三应届考生888人,上本一线650人,本一上线率达73.2%,其中总分600分以上的考生达155人,670分以上的有5人。本一上线率、600分以上高分考生人数等多项指标居宁德市第一。 一直以来,这所学校总被冠上“优等生摇篮”的帽子,并且在很多人眼里,进一中学习就意味着一只脚踏进了大学的门。的确,她实力不凡:优质的生源、雄厚的师资、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但走进她背后才知晓,她不单只在教学上下足功夫,同样在“全面育人”上孜孜以求。多年来,一中始终秉承德育为首、教学为重、育人为本、追求卓越的育人传统;坚持质量兴校、科研兴校、特色塑校的办学理念;倡导“崇真、尊善、向美、争先”的优良校风。 这样一所在外界看来“底子”厚实的学校究竟有着怎样的育人之术?学生和老师如何在这里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篇文章带大家走进一中,读懂一中。
2015年5月,美国大学生实践队来到福鼎一中,开展了为期3天的中美文化交流。 优秀效应,在这里良性发酵 在福鼎一中副校长缪佑胜的手机上静静地躺着一条信息,他一直舍不得删除:“查到了,我被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录取了,谢谢老师一路的关心和帮助。” 这是一则来自今年高三毕业生潘兴禄的喜报信息,得知自己被北京大学录取,他第一时间告诉了老师们。“我是个幸运的学生。”眼前这个皮肤黝黑,带着黑框眼镜、举止斯文的小伙子就是潘兴禄。在19岁时,他终于可以戴上盼望已久、熠熠闪光的大学校徽。在高中求学阶段,潘兴禄的学习能力尤为突出,并在一中练就了超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在这个暑假继续得到体现,高考结束后,他继续强化英文口语和电子信息化知识。所有的一切将让他更快适应大学阶段学习生活。 提起母校,潘兴禄说:“一中鼓励学生们全面发展。在这里,学习成了一件充满乐趣和挑战的事。很庆幸我的高中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并非只有苦读和考试,更多的是体育节、科学节和社团活动给我留下的快乐和收获。” “德为才之帅。”福鼎一中对学生坚持学识滋养和人格涵育并举,让优秀效应良性发酵。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四大节”(体育节、艺术节、科学节、读书节)活动,时间各持续一个月。在四大节上,三人篮球、健美操比赛、模拟营销“跳蚤市场”、“小发明与小制作”展示等系列活动依次登场。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秀”出自我,师生和家长纷纷“点赞”。 高二学生陈朵儿同学,经常出现在艺术节舞台上的文艺积极分子,主持、朗诵、辩论,样样不落。“这些活动,为我进一步成长提供平台。”除了四大节以外,朵儿还参加了诸如模拟法庭、中美文化交流等活动。这些都是学校“体验式”德育的活动内容。为了倡导知行合一,学校在“体验式”德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今年6月,学校还举办了面向全省的“体验式”德育研讨会,反响热烈。 “带着老外去吃福鼎百年品牌的馄饨、牛肉丸、肉片。”郑芷欣、高陈翊也参加了中美文化交流活动。他们给美国朋友跳了时下最IN的《uptown funk》,美国朋友给他们讲美国的学校生活。“这是一扇窗,打开后才更直观的知道学习语言和知识的重要性。”他们说,今年5月还参加了厦门外国语学校举行的模拟联合国活动,扮演埃及和沙特的外交官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这个高大上的比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体验“国际范儿”的舞台。 “我们这儿的‘优秀效应’,会‘传染’,一中给每一个学生成长与展示的舞台,无论是学生会主席还是班级中的普通同学,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校长陈载耀说。
福鼎一中被确认为“福建省教育科研基地校” 善导教风,在这里传承发展 采访中,从学生口中听到最多的是“成长”,而从老师口中听到最多的则是“归属感”。 “当一名好学生不易,而成为一名好学生的老师更为不易。”在福鼎一中任教绝非易事,社会大众盯着教学成果,家长学生把期望的目光紧紧绑在老师身上。怎么把这样的压力转化成动力,是对老师的一大考验。 福鼎一中老师们把“传承是一种力量,榜样就在身边”当成了座右铭。一中有这么一个传统,新教师进入教学队伍时都会跟着资深老教师听课,学校也会组织教师大会,让新老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刚带完2015届高三的物理教师林国刚进一中时,曾在教师大会上听到老教师杨义文说了一句话:“我没做什么特别的,只是每天陪着学生一起上自习。”他当时莫名感动,一个快退休的老教师都能如此坚守,年轻人更应做到。于是他同前辈学习,每天利用课余点滴时间陪学生上自习,学生学多久,他陪多久。 新的学年,他将带领新一届高三,为了更了解自己班级的学生,他趁着暑假骑着摩托车给学生们派送成绩单。“能来一中的都是综合能力很强学生,要走进他们的心,先要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市区、白琳、点头、店下、龙安、太姥山镇……家访之路越长,他却晒得越发黝黑,但笑容却一直保持诚挚原貌。这条路上还发生了个意外,在太姥山镇回市区的路上,一个拐弯暗角让他连车带人摔了一跤,至今腿上的伤痕还未痊愈。 是什么力量能让一个年轻的教师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学生做这么多呢?他说:“这就是归属感,我愿意为教育事业付出青春。”在他的的眼里,教学的日子像一片片树叶般鲜嫩。 “我们希望学生别把终点只定在高考,而错过沿途的风景,我们也是。”2016届高三段长谢晓东这样寄语学生和自己。他认为一中带给他最棒的一件事是终身学习的那股子劲儿。“只有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带给学生更好的。” 如谢晓东所言,在一中的办学之路上,保持进步是她的学校准则,创新则一直是她的品牌。一中是“教育部首批信息化建设试点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使科技创新教育持续升温。为了更好地让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老师们利用暑期继续参加相关培训。生物教研组组长高定彤说:“教师就是一个随时需要充电的职业,当传统教学满足不了现代教学发展时,我们跟网络学习。” 学校的发展代表了教师的愿望和长远利益,学校工作愿景的确定也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幸福指数。同时,一些活动也让教工感受到了校园的“微幸福”。学校先后成立了书画、摄影、舞蹈、篮球、羽毛球、瑜伽等近十个教工文体协会,丰富了教工生活,增强了老师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创新管理,在这里做最幸福的读书人 在校长陈载耀办公室书柜里,摆放着一系列管理学的书籍。《管理创新与学校管理》《周国平——论教育》《外国著名学校的管理特色》《给校长的1000个思路》……由此可见,这个学校的管理者坚持自学,主动学习系统、先进的办学思想。这也是一中呈现一种极具成长力的原因之一。 “我们以教书育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陈载耀介绍,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落实、校园“四大节”渗透、师生文体社团承载、各类主题教育和竞赛锻炼、校外资源整合依托等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做人。 校方在教育改革上的努力与高考改革似乎不谋而合。众所周知,从去年开始,教育部在上海和浙江先行试点高考改革。试点主要探索的内容,就是“两依据、一参考”,换句话说是探索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远录取机制。这种探索的目的就是想破解“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问题。未来,一中将发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艺术教育办学这些办学特色优势,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有自己专业发展方向。 “在这里,做一名读书人是幸福的,潮起潮落,一切顺其自然。”采访临近尾声,记者在与从事图书管理工作20余年的馆长丁振光的聊天中,看到了采访中时时感受到的感动:新图书馆里,求学若渴的学生掩映在古船造型后的书堆里。 转眼操场上,健美的学生跑在小径上,头发上跳动着阳光碎碎的影,金黄的。“这是一种从心底会漫溢出来的归属感和满足。”丁振光说。(来源:□ 福鼎新闻网 文/本报记者 林莹莹 实习生 陈英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