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村中的古民居颇具特色 历经风雨沧桑的金朱桥 村中古驿道 金朱桥内部 南天门 简介: 管阳镇金钗溪村,位于我市西北部,自古以来是交通要道,过去是人们往返柘荣和福鼎的必经之地,当时这里客栈、商铺林立,如今从一些古迹中我们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古祠堂、古廊桥、古民居现都已成为福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钗溪是管阳镇的一个古村落,自古以来是闽浙交通之要道,村里有几座不错的古民居,还有颇具特色的廊桥和一些文物古迹。听朋友说风景不错,于是闲来无事驱车前往一观。 金钗溪村并不大,全村1100多人,286户,辖3个自然村。村中山岭险峻、峰峦林立,茂林修竹、古树参天,溪水清澈、泉鸣铮铮。据说有金钗插地、玉岭裁天、潭隐蛟龙等十六景,环境优雅,气候宜人,夏日来此游览避暑十分舒适。 村落周边生长着大量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木,四季常青,人居环境优越。 金钗溪村属“鼎邑沛国郡”,据说,是因村前有条金钗溪而得名,至于金钗溪之名由何而来,却有两种传说。一是,相传一贵族乘轿经此,金钗失落溪中,故名。二是,因“金钗插地”而得名。传说无可考证,但溪水真的很干净,清澈见底。 经常在神话故事里看到南天门,据说是天庭的入口。而在金钗溪村,竟然真的让我遇到了南天门,不同的是,这里并没有天兵把守,有的只是历史的沧桑与古朴。 进了南天门步行几分钟后,我踏上了通往金朱桥的古驿道。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完整的石头古道能得以留存实属不易。 再走了一百米左右,就看到了树林掩映中的金朱桥。 金朱桥,始建于明,清乾隆(1736—1795)、咸丰(1851—1861)年间重修。半圆形单孔石构廊屋桥,全长28.24米,宽4.27米,高4.2米。1997年12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桥屋11开间,中间东向供神像,用24根木柱,穿斗式构架。 金朱桥的梁架的木雕工艺在廊桥中算是很精美了。大部分的廊桥都是简单的、淡淡的稍微雕刻一下就行了,毕竟,廊桥不是民居,风吹雨打中很容易损毁。桥头立有两块石碑,记述了古代这座桥修桥及重修时的捐助者的名单,这也是廊桥的特色之一,乡间的廊桥几乎全部都是村里的乡绅自发捐助修建的。桥中间建神龛几乎是所有廊桥的特色,供奉的神有各路不同的神仙。 金朱桥头连着古驿道,金钗溪村因金朱桥的古驿道,以前物流发达,是个富裕的村庄,所以,有好几座保存较好的古民居。 金钗溪村民大多姓朱,在金钗溪后山驼骆峰上建有朱氏祠堂。色泽艳丽的天花板以及雕工精美的梁柱纪录着宗祠曾经的辉煌。历史变迁,残破了的是实物,留存下来的是文化。祠堂中有“学冠群英”等牌匾,可见古时候的朱姓先人才高八斗,功勋卓绝。 文章作者: 幸福福鼎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