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名人之古韵犹存福鼎冷城尘封了多少的朱熹弟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3 15: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福建宁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冷城,原名潋城,坐落在闽东风景区太姥山东麓纱帽峰下,距福鼎市秦屿镇西北方约8公里路程,沙吕线旁。
  从几部尘封泛黄的族谱,断断续续地记载着族人的兴衰起落查看,早在唐大历年间(公元766年—799年),就有杨氏先民聚居于斯,一直繁衍生息至今,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归乡隐居的金州刺史林蒿在城东门外修建蓝溪桥,今桥旁遗有清咸丰壬子年(公元1852年)里人重修蓝溪桥碑记。明蒋文嘉有诗描写蓝溪:  “短蓑黄牧溪头路,欸乃声中绿树低”。穿蓑衣的村童,放牧着牛犊在溪畔的阡陌上悠然自得,绿树翠柳依依,山光水色相互交融的溪中,不时传来划桨的渔舟唱晚。短短两行诗句,生动地描绘出了当年的冷城的周边环境,就像是一幅色彩绚丽的田园山水画卷,让人恍若身临桃源仙境一般。如今物换星移,曩日碧水如染的蓝溪一去不复返,唯有蓝溪桥岿然不动,屹立旷野,仿佛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不尽的沧桑。
  南宋时期,冷城更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许多先哲寓居或讲学于此。庆元年间,朱熹以禁伪学避地长溪,客居杨楫家,讲学石湖观,吸引了不少莘莘学子到此学理论道,一时宗族文风大阐,名儒辈出。前有杨惇礼,崇宁五年进士,授兴国军司法,再转太学博士,与乡人黄荐可、林桥卿时谓“北乡三博”;后有杨楫、杨兴宗皆系杨惇礼孙,杨楫是朱熹理学重要传播者,淳熙戊戌年进士,一生刚正守己,出任过安庆知府、湖南提刑、江西运判等职。宋史学家郑樵,龙图阁学士王十朋也讲学冷城。杨兴宗就是郑樵的得意门生,郑樵在城外蒙井题诗:  “静函寒碧色,泻自翠微巅,品题当第一,不让惠山泉。”读来神清气爽,如醍醐灌顶。唐宋以来,冷城单出进士、任知县者就多达十余人,真可谓是个人杰地灵的村庄。
  据《福鼎县志》  “海防”记载:“福鼎地处闽北,与浙洋交界,最要口岸有三:曰南镇,曰潋城,曰泰屿,逼近外洋……前代(明朝)屡遭倭警”。虽片言只语,但由此可见古堡城墙的时代背景是在明朝嘉靖年间,族人为了抵御倭寇而兴筑。整座城墙由自然石和溪卵石叠砌而成,城廓周长1127米,高5.6米,厚4.6米,北面依山势修筑,开东、南、西三个城门。永乐四年,还建有潋城仓,共19间,储存谷物283石,备有一定的物资能力用于修缮城堡所需。乾隆八年,清县府把杨家溪巡检司移至潋城,设立潋城巡检署,配巡检司一名,辅司兵二名,负责就近巡查、防堵、缉捕任务。

  一条溜光滑亮的石板街,自东贯西,将城内建筑布局一分为二,小巷甬道纵横错杂,置身其中,如入八卦阵不知所向,庭院天井地面皆由鹅卵石镶嵌,辅加条石左右相夹,平整匀称,走Z字形,延伸到各庭院;街中心地面由鹅卵石拼砌的八卦图,尤其引入驻足,那历历可数的图案,天造地设,浓缩着一个小小的乾坤,抬头仰望有一宅门横匾“紫气遥临”,漫漶可辨其书法沉稳健爽、意味隽永。城内原保存有明清古民居大宅厝二十余座,可惜在1933年遭国民党兵团烧毁,几乎夷为平地。如今遗留下的门楼飞檐斗拱,依稀可窥其当时的规模与精巧。
  此外,城堡中按地形划分为四境,每境均设供奉神明。城东门属东麓境,建有七圣庙和泗洲文佛。据州志载:“神名赵昱,宋开庆元年,县令李姓者自蜀奉香火至此,人为立祠,称七圣者,盖同七人入水斩蛟除害。”史书的记载和神话传说无不给冷城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今天,七圣庙已经不复存在,而建于宋代的泗洲文佛石屋,依然完好如初,须弥座上雕刻有双狮戏珠、人物、花卉,造型古朴、生动,神龛被香烛熏染得发黑;城西门为金鏊境,有庙称“杨八宫”,详细史料无从考查;城南门称庆云境,有建于清道光九年的顺懿庙,供奉“顺天圣母”。村上每有怀孕妇女,必到此庙祈愿还香,保佑母子平安。庙坛修葺一新,神像彩釉鲜艳,吸引众多香客。每逢春节期间,地方信士搭台公演,并大举出巡,鸣锣开道,后随无数旗幡,礼炮轰鸣,前呼后拥,蔚为壮观。旧时有俊俏孩童,扮成剧中角色,立在大人肩头,称“踏跷”,此仪式之隆重,一直闹到十五元宵,方偃旗息鼓,设宴祈福;北门系东牙境,因旧时风水之故,不设城门,俗称“衙门里”,供奉“齐天大圣”宫。每岁农历七月十五,在宫中演戏三昼夜,四乡八里村民聚而欢堂,形成庙会,今戏台仍在,屏风如画,中有天井四四方方,戏廊接连二十余米,古风民俗犹存。“大圣宫”还是福鼎党史上著名的“冷城暴动”会址,曾为福鼎民主革命谱写过光辉的一页。
  漫步在城中的街市小巷,村人都会向你投以亲切的目光,随便找一位村民攀谈,都会向你讲述一个个动人的传说,冷城至今保持着纯朴的民风与和谐的邻里关系。这里每年过两次端午节,七百年来已成定例。城中古井之多,形状各一,甘冽清纯的泉水仍可饮用。另据村民说,近年,当地有关部门为贪图便利,计划在沙吕线边缘的城东门开辟一条公路直通城西门经过,可是,在当地村民的同心协力保护下,古城墙才幸免于破坏。后改为公路绕墙外通行。冷城民众的这种保护古文物的强烈意识值得称颂。
  在当今中国,要数古城墙保存最为完好的非山西平遥莫属,但在闽东福鼎保存基本完整的也只有冷城的了。它虽历经沧桑,比不上中原故地的城池那么雄伟壮观,气势恢宏,但它却以同样坚不可摧的身躯捍卫着闽浙海域边陲,抵御外来倭寇的侵袭,不仅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在祖国的大地上挺起的一道道凝固的脊梁,而且默默地铭记着历史,抒写着一首首壮丽的诗篇!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发表于 2007-8-23 11: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宁德
程朱理学阉割了中华民族的魂魄,请不要到处宣扬程朱理学了,儒家学说就是被程朱几个混蛋搞的面目全非
福鼎论坛,福鼎人上福鼎论坛,福鼎第一人气社区,福建社区100强尽在fuding.c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