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福鼎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它们是有着地域特色的文化因子,是地方文明的文脉承传,虽历经岁月风霜,仍屹立在福鼎的文化宝库内,熠熠生辉。 近几年来,我市通过广泛发掘,已确定并公布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25项。其中既有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也包括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今年是6月14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借此机会,本报自本期起开设“时光带不走的记忆——走进非遗”栏目,带领读者了解我市的部分非遗项目,领略非遗的独特魅力,抚摸非遗历经沧桑的时代温度。 【非遗小档】 沙埕铁枝:2007年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 孩提时,就听大人们绘声绘色地讲述去沙埕看“阁”、看“杠”的感受,那陶醉与兴奋的神态,至今记忆犹新。对每年元宵佳节渔港沙埕的热闹与精彩,内心充满了神往,却一直无缘亲临现场一饱眼福。 乡亲们口中的“阁”、“杠”,便是被称为中华一绝的“沙埕铁枝”。作为一项风情浓郁、特色鲜明的民间表演艺术,它在我市沙埕一带渔乡已流传数百年。渔乡人民把它当作“传家宝”,只在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把它搬出来大张旗鼓地展示一番,成为众多民俗活动中最惊艳璀璨的一道风景。 今年元宵终于实现了“铁枝之行”。 元宵之夜的沙埕,灯火辉煌,万人空巷,欢乐喜庆的气息浓烈得让人激情燃烧。八方来客让这个海滨小镇变成了一片沸腾的人海。他们慕名而来,就是为了一睹一项“绝活”——沙埕铁枝的风采。 “马灯上街了”、“舞龙、舞狮上街了”、“车鼓亭上街了”……不断有熟悉“行情”的观众在耳边身“报幕”。现场的氛围越来越热烈,人们的目光越来越热切,先前的一系列精彩节目似乎是铺垫,是为了迎接那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铁枝上街了!”“铁枝上街了!”…… 灯光辉映之下,一台台铁枝如来自云中瑶台,美仑美奂,合着乐队的伴奏柔缓地沿街游动;在高数米甚至十来米的枝干上,穿戴鲜丽的古装服饰的小演员们各居其位,层次分明,俨然就是从历史时空中走来的君王将相、才子佳人、世外仙人,以静态的形体演绎着一幕幕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故事,让人如痴如醉如梦如幻。新时代又给了铁枝以新的内涵,“中国梦”、“花好月圆”、“玉兔探月”……这些蕴含着时代元素的名词成为各台铁枝的主题,从而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 叫好声此起彼伏。随着阵阵欢呼,人潮不自觉地往前涌。拥挤中,每个人的目光却紧紧粘附在移动的铁枝上,不肯稍稍错开一眼。 (二) 铁枝大约在明代后期、清代初期从台湾传入福鼎。在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它吸收了民间文艺、传统戏剧、舞蹈等艺术门类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表演特色,成为闽东地区颇有影响的民间节俗活动之一。 据当地老人说,从清乾隆年间开始,每年农历元宵节期间,即正月十三至十五,为祈保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年年有鱼,沙埕民间即有迎春接福的搬铁枝民俗活动。 据沙埕《刘氏宗谱》记载,刘氏先祖于乾隆十一年(1746)从泉州永春徙居沙关即沙埕等地。他们尊从祖先的习俗,一般在节日、庆典、神诞、庙会时举行搬铁枝,于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五举行这一传统节俗活动。铁枝表演又与“车鼓亭”、“线狮”、“跑旱船”、“踩高跷”、“连灯”、“鱼灯”、“街头小调”等地方民俗相结合,形成富有渔家传统节俗风格、渔村乡土文化气息和精妙绝伦的表演艺术。 早期的铁枝为竹、木质结构,用人抬扛,为单层2至3米高,叫平阁。后来渐渐发展成用钢管或铁条焊接成枝状并固定于车辕上搬行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其表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保留传统的,以身强力壮的成年人,用肩扛负少儿演员搬行,台阁造型也比较古朴、简单,其表演形式更多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再一种是名副其实的真正用铁条或钢管为材料制作的“铁枝”,枝架高,已经发展到最高达10米,接近三层楼。层与层之间称为过枝,简称“枝”。一台铁枝中部由一根钢条为杆,从底盘分两根钢条通往更上层,根据铁枝内容需要把钢条制作成各种形状,然后将这台枝的人物、道具分层固定。在各枝重要部位绑上小演员最多可达10人,演员坐在扶枝位置上,手技道具,表演一些简单情节和动作。铁枝车可推行,乐队随后伴奏,阵容强大极具视觉效果。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人们惊诧于一台台高耸的铁枝表演带来的夺人心魄的感受时,内行的沙埕群众已经在为你指点“过枝”的精妙之处。每台铁枝皆有分层,少的一两层,多的四五层。层与层之间称为过枝,简称“枝”。“过枝”,是沙埕铁枝最关键的制作环节,也是技术性和艺术性最强的部分。制作者总是追求以极为巧妙的设计实现使过枝越隐蔽的目的,让人无法看出甚至难于想像其中的奥秘。有时还要比一比谁设计制作的铁枝更高明,所比的就是“过枝”的水平。 沙埕朋友说起某年比过枝的一个故事。内澳办的《哪咤闹海》,用龙筋过枝,比较粗;外澳办的《牛郎织女》,一边一支红棍上去,一边一个算盘。铁枝搬上街后,大家围着猜测到底是红棍过枝,还是算盘过枝。许多人认为算盘支架太细,不能过枝。双方打起了赌,就用锯子当场锯掉红棍,上面的铁枝巍然不动,果然是算盘过枝,引得群众一片赞叹。 如果说,“过枝”是一台铁内在的、枝制工艺的核心环节,那么表演就是它外在的展现形式,是它具有观赏性的直接表现。你跷首期待的那一刻终于来了:夜幕降临,在璀璨灯光映照下,一台又一台铁枝在观众的簇拥中时而直线行进,时而交叉回旋,就像是在夜空中飘动的景色;枝架上人物服饰鲜丽,表演活灵活现,让人叹为观止。 (三) 从内容选定和设计、铁枝制作工艺、道具和人物上枝、搬铁枝表演,一台铁枝从制作到表演,大体上有以上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设计制作者的匠心独运。 到目前为止,沙埕铁枝传承人正历老、中、青三代,其代表性传承人主要有: 刘正初(1908—1982年),生前酷爱传统民俗“铁枝”设计,兼技工,历经50年之久。其设计的铁枝以“构思精巧,过枝隐蔽,图画新颖,服饰亮美”而深得观者赞誉,是沙埕搬铁枝的继承人和发扬者,系第三代传人。 刘正俭(1945年—),1972开始学铁枝,做设计,至今30余年热情不减。其主要作品有《五女拜寿》、《天女散花》、《三阳开泰》《红楼梦》、《十二金钗》、《真假美猴王》、《七仙女》、《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妈祖巡境》、《宝莲灯》、《八仙过海》、《和谐发展》以及铁枝的杂技表演。多次被外地乡镇请去办铁枝,是沙埕搬铁枝第四代传人。 刘端富(1965年—),1982年开始学铁枝,至今25年,所设计铁枝领异标新,富有时代内涵。多次策划设计到福鼎城区的搬铁枝大型演出,作品主要有《红楼梦》、《十二金钗》、《真假美猴王》、《七仙女》、《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妈祖巡境》、《宝莲灯》、《八仙过海》、《和谐发展》等,为沙埕搬铁枝第五代传承人。 作为传统习俗,搬铁枝闹元宵是沙埕一带渔乡群众最有份量的民俗节庆活动。它倾注了沙埕人民对这项民间艺术的激情和偏爱,同时也凝聚了沙埕人民几个世纪下来几代人的聪明和智慧,创造和热情。在传承与发展中,沙埕铁枝融入各种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吸纳了时代主题与精神,形成了独特的表演特色,赢得“中华绝技”的盛誉。 来源:金记、冯文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