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福鼎紫菜种养面积不断扩大。 养殖户在码头交易刚刚采收的紫菜。 工人在包装经过二次加工的即食海苔。
核心提示
福鼎紫菜栽培历史悠久,因其口感脆嫩、鲜美,品质优良而广受消费者青睐,是我省名特产之一,也是当地渔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品之一。近年来,福鼎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2008年起以改进养殖技术、建立专业交易市场为努力方向,积极探索紫菜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潜力大,困难多,产业发展路在何方?
1月27日,福鼎市太姥山镇小筼筜村码头,养殖户与商贩正在交易当天采收的紫菜。
养殖户毛维镇告诉记者,去年他家养殖了8.5亩紫菜,第三水紫菜全部收成,卖了3万多元。毛维镇说:“这还算少的,村里有大户养殖了50多亩,一年收入50万元以上。”
位于小筼筜工业园区的福鼎市海川食品有限公司,一天要收购15吨鲜品紫菜。公司副总经理谢谋强介绍说,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海苔,一年要向养殖户收购1500吨鲜品紫菜,年加工生产海苔4000万张。
福鼎是全国最大的紫菜养殖基地县之一,紫菜产业是福鼎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直接带动7个乡镇38个村3万多人,间接惠及全市10多万人。
但是,福鼎紫菜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难题。
2008年10月,原本是紫菜丰收的季节,但是,福鼎市5万多亩坛紫菜因为烂苗,近60%以上养殖户的紫菜全部绝收,涉及福鼎多个乡镇的5000多户紫菜养殖户,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事后查明,那次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受到秋季高温气候影响。
紫菜栽培技术落后、抗风险能力薄弱,让人们再次体会到水产养殖业“靠天吃饭”的无奈。
问题还不止这一个。
太姥山镇日岙村的林祥某一家养殖了80亩紫菜,儿子林光祖从2007年起,办了个小作坊加工紫菜,一天能产干品紫菜1.5吨。在福鼎,像这样用“土机器”烘制的小作坊式紫菜加工厂有70多家。
而采用自动化生产线的紫菜加工企业却只有60多家,其中一次加工全自动生产线才26条,二次加工生产线只有3条,半自动生产线32条。加工水平低带来的后果是,福鼎紫菜平均每公斤价值只有60元,而在紫菜产业发达的江苏南通市,每公斤紫菜平均价值达150元。
林光祖生产的紫菜一吨干品售价约5万元,这让他十分苦恼,“我们的干品紫菜每500克售价约20元,而到了终端销售则可以卖到50元以上,丰厚的利润都让销售商赚走了”。林光祖想成立一家像样的企业,但门槛太高,又没有扶持政策。
改技术,转方式,转型升级进行时
2008年发生紫菜烂苗后,福鼎市意识到紫菜产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当年,福鼎市扶贫协会、紫菜协会等单位,便陆续组团到江苏考察、学习当地紫菜产业。
考察中发现,江苏条斑紫菜生产区冷藏网技术应用十分广泛。条斑紫菜年生产量近1.3万吨,其中约2/3产量是经冷藏网生产,冷藏网养殖已成为江苏条斑紫菜生产的主要运用技术。
什么是冷藏网技术?即在-18℃~-20℃的低温条件下,对含水率在20%~25%的紫菜网进行20天左右的冷藏后,再放入海水养殖。江苏的经验表明,这一技术能够有效地防止因天气、海况杂藻(生物敌害)和病害等对紫菜栽培的影响,使紫菜生产稳定,产品质量提高。
福鼎坛紫菜的养殖,能不能运用这一技术?2009年,福鼎市政府成立紫菜养殖应用冷藏网技术试验项目协调小组,开始小范围进行试验。
2012年6月,海川食品有限公司投入40余万元,在太姥山镇下浪头修建了一座冷库,专门用于坛紫菜冷藏网试验。作为紫菜养殖大户,林祥某深知养殖技术的重要性,主动申请参与试验,养殖了5亩冷藏网紫菜。如今,这批紫菜已经收成。
“冷藏网养殖的紫菜比一般的紫菜要细、嫩、甜。因为下水比普通养殖的紫菜晚,收成期相应地会往后延,目前来看,产量不会比普通养殖的紫菜低。”林祥某说,除了品质好,经冷藏网养殖的紫菜,没有发现绿藻等生物敌害。
冷藏网技术虽然仍处于试验阶段,但对于长期粗放式养殖的福鼎紫菜产业来说,这是一个发展的方向。
福鼎市紫菜协会会长赖平玉说:“应用冷藏网,只是增加了一些冷藏费,每帘大约增加成本1元左右。而冷藏库建设费用则可以由一些上规模的紫菜加工企业承担。像海川公司就是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与养殖户签订供销协议,为养殖户提供冷藏服务,保证紫菜生产安全和品质。”
嵛山镇紫菜养殖户陈玉艳去年种了15亩紫菜,其中2亩应用冷藏网技术试验。“目前正常养殖的紫菜都已收成,而经过冷藏后的紫菜相对延后,春节后还可以收一水,平均产量高出近20%,出产的紫菜品质好,即使增加冷藏费,收益也比正常养殖高。如果遇到高温、绿藻等不良天气和病害影响,那相比大面积烂苗造成的损失,得益更是可观。”陈玉艳说。
在赖平玉看来,除了推行科学的养殖技术外,还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紫菜加工自动化生产线。他举例说,福鼎全市现有29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和32条半自动生产线,按每条生产线加工500亩紫菜的产量计算,全部产能加起来也仅能消化3万亩,而目前全市紫菜栽培面积达5.3万亩。更多的紫菜经“土机器”烘制成干品,这些用传统手工加工处理的干品,由于生产缺乏行业标准,产品质量不稳定,档次较低,外销出口市场不大。
赖平玉说,今后,福鼎紫菜产业将在加工技术、生产规模、技术装备等方面不断更新,形成良种培育、人工育苗、海上养殖、产品加工、标准化管理、市场化营销等配套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重销售,畅渠道,建设专业市场是关键
紫菜是福鼎当地渔民增收致富的主要品种之一。据统计,目前全市紫菜栽培面积达5.3万亩,加工企业130多家,年产干品紫菜8000多吨,行业年总产值达6亿元,已初步形成了辐射闽东北及浙南地区的紫菜育苗、养殖、加工、交易、流通的集散地。
然而,福鼎紫菜交易市场无序竞争等问题仍十分突出。
对于加快紫菜交易市场建设,当地紫菜养殖户及有关企业呼声很高。“没有紫菜专业市场,干品紫菜都要运到邻县浙江苍南农贸市场交易,常常遭遇压价。听说江苏有6个紫菜交易市场,都是明码标价,公开、透明。我们希望政府尽快建设紫菜交易市场,保障菜农利益。”当地一家紫菜种植大户说。
“没有专业的交易市场,使得福鼎紫菜销售渠道不畅,流通环节不顺,外地采购商和周边参展推销商难进来,只能靠本地小商贩小打小闹。”赖平玉说,建设紫菜交易市场已势在必行。
2010年,就建立专业的紫菜交易市场,由福鼎市紫菜协会等起草的《紫菜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等相关文件已呈送福鼎市政府。然而时过两年,福鼎紫菜交易市场却迟迟没有动工。对此,福鼎市副市长陈辉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他说,这两年福鼎紫菜烂苗事件时有发生,紫菜产量不稳定,而且建设紫菜交易市场还存在用地成本高、收益慢、融资难的问题。福鼎市紫菜行业相关人士也向记者坦承,上述难题确实存在,这让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
赖平玉认为,建设一座专业市场涉及的用地、资金等多方面问题,需要政府牵头来推动。而专业的紫菜交易市场一旦建成,不仅将提供销售服务,还将提供贷款结算服务、技术服务、产品质量服务、信息服务等全方位的服务。在赖平玉看来,交易市场与产业发展关系密切,它是中小企业产品流通的平台。交易市场不仅是一个中介服务中心,信息传输机构,而且是地区紫菜产业发展的指挥中心、智囊决策中心和监督管理中心。
赖平玉说,建立紫菜交易市场能使市场体系趋于完善,有效协调生产与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供需关系。
|